网络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4-08

网络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用户。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人均每周耗时达26小时以上,有99.7%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这些数字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进行交友、学习、娱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和困扰的现实,即人们大量的时间已经被互联网占据,且不少网民沉迷于低级娱乐,被垃圾信息侵袭,以及被误导诱骗而遭受严重损失。如果不及时引起重视,可能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创新环境、文化氛围和青少年的成长空间。

  首先,垃圾信息的直接危害是浪费了国家大量的资源。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其他技术手段,都是无数科技人员花费时间和金钱、精力和物质发明创造的。尤其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不仅导致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且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甚至成为新的生存空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性技术。然而,如果这么先进的技术和空间平台,却用来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甚至愚昧、错误的垃圾信息,则非常堪忧。杜牧的《阿房宫赋》有这么一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也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又会复哀后人了。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的四大发明举世闻名,但近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西方。尽管学者总结了各种原因,但我觉得其中的运用方向也是重要原因。比如火药,我们用来制作炮仗,用于祭祖拜神,而欧洲却用来制作武器。指南针,我们用来看风水,人家用来航海。也许从人文的角度考虑,我们确实比较文明,没有扩展野心,也没有强盗心态,但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却没有进一步促进创新和发展。同样的知识和技术,运用方向不同,被不同的智慧驾驭,会产生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更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技术。

  其次,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其严重。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看电子屏幕超过2个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获得的得分较低。而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7个小时的儿童的大脑皮层,则显著的出现变薄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常玩手机的孩子感官灵敏度会下降,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但现在的手机铺天盖地的广告,主要目标就是青少年,各种游戏,花样翻新,“创新”的速度极快,非常诱人,因为整个游戏的“技术含量”很高,既针对人们的心理设计,比如用积分制,但不让你老赢,让你输的不服气,激活你的“斗志”和好胜心。总之,设计者运用了高超的技术,而且软硬结合,一般人很难招架。更何况青少年正是心智成长期,学习紧张期,一旦试用,就难免沉迷,有的会成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再次,网络空间需要法治。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网络空间具有隐秘性、欺骗性,无时空限制,一旦失控,危害更大。因此,如果现实社会要通过法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对于虚拟化的网络空间,则更要自制、法治和技术治理多措并举,不断纯净,才能健康发展。六一儿童节腾讯搞了个腾讯青少周,希望鼓励孩子热爱科学,点燃科技之光。有篇文章写得好,题目是《一个国家的崛起从孩子信仰科学开始》,我们需要仰望星空的孩子,我们需要怀揣科学家梦想的一代,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