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浙江嘉兴:一场政银合作的“集体婚礼”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1-01-16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 胡畔 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有关工作,维护自由贸易,拓展合作共赢新空间。 会议指出,作为招商银行英雄联盟

聚焦丨浙江嘉兴:一场政银合作的“集体婚礼”招商银行英雄联盟

张海生 王伟国

岁末年初,天寒地冻。然而在浙江省嘉兴市,在全面建设“五彩嘉兴”、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鼓励”下,“百年百项”、“十大标志工程”、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建设步伐却依然如火如荼……

1月8日下午,“融资畅通、金融赋能”会议在嘉兴市行政中心6号楼多功能厅举行。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主持,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浙江省有关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浙江省农发行、省农信联社、省农行、浙商银行分别与嘉兴市政府签署了总金额为1.2万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嘉兴市15家市级金融机构为22家重点项目和企业签订了899亿元授信协议……此时此刻,暖意融融。

金融界主动对嘉兴“投怀送抱”,是有他们的考量、期待和支持的。在现场,记者听到了一个较为温馨的比喻——这是一场温暖的暧心行动,更像一场政银合作的“集体婚礼”。

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2021年,对嘉兴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而期待的一年。

张兵在会上指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孕育,嘉兴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37位,经济总量列41位,财政总收入列全国20位、地级市第5位。现在又面临建党百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大历史性机遇,已经到了破茧成蝶、蝶变跃升的阶段。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嘉兴在疫情大战大考中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信贷投放、企业上市、金融改革创新、降本减负、金融营商环境营造、金融精准服务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2020年,嘉兴新增上市公司11家,创历史新高,上市公司总数已达66家,居全省第4位。作为长三角唯一的地级市,嘉兴会同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共同申报科创金融改革国家级试验区,有望年内获批。

全面开展“融资畅通、金融赋能”行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嘉兴的蝶变跃升离不开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也是广大金融机构的巨大机遇。

张兵强调,全面开展“融资畅通、金融赋能”行动,重点要做到以下“五个一”。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增强金融普惠性。聚焦助力科技创新这一重点。发挥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企业融资,强化科技金融合作。激活金融对外开放这一动力。提升金融服务嘉兴外向型经济的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融资,加快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用好数字赋能这一手段。打造嘉兴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升级版,探索金融创新惠民利企的路径和方法,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守牢不发生金融风险这一底线。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以系统化思维处置非法集资风险,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打响“五大战役”

会上,嘉兴市副市长盛全生通报了嘉兴经济金融情况,解读了综合、经济、科技、金融、生态五张报表,并发布了创新驱动发展、上市“双倍增”等八大专项行动。

下一步,嘉兴市委、市政府将聚焦打响“五大战役”。即,打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久战,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量、质、面”三方面发力,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打响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攻坚战。积极争创全国级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打响金融扩大开放的升级战。提升金融服务外向型经济能力,加快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响运用金融科技主动战。以“数字变革”为引领,打造嘉兴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升级版,全面打造“金融科技资源集聚地”。打响金融风险防控成果保卫战。要坚持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收官不收兵,强化底线思维,助力嘉兴打造“平安金融样板地”。

毛宏芳要求,要在金融服务重大项目上做好“三个主”:金融机构要建好项目融资“主渠道”,项目业主要当好项目推进“主力军”,政府部门要搭好项目服务“主平台”,为金融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2021:迎来政策红利大年 人工智能开启行业发展新图景

区域观察丨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是谁

课题丨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变革

时报时评丨以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招商银行英雄联盟 李晓红 9月下旬,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