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全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27

【研究报告】全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日本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的发达国家,但同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目前,日本已经逐步探索形成了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多主体参与的“居家-社会”并重型养老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情况极为严重,养老需求巨大,仅依靠政府提供养老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便颁布了《老年人福利法》,着力推动养老社会化,让社会、家庭和个人在养老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多数日本老年人会选择在家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的方式为自己养老;少数日本老年人会选择入住靠近社区的标准化养老机构为自己养老。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养老机构划分极为精细,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日本逐渐建成了特别养护型、康复型、疗养型、日间临时型、短期寄养型、经济型、集体住宅型、高级公寓型等十余种养老机构,真正实现了“按需养老、按需护理”。

  在养老支付方面,日本政府建立了“年金制度+医疗保险+介护保险”的综合养老保障体系,使得“居家-社会”并重型养老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支撑。在上述三种养老保障方式中,“介护保险”制度十分具有特色。“介护保险”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医疗和护理问题而诞生的。所谓介护是介于照顾和护理之间的一种服务。从字面上看,是指以照顾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之意。日本学者住居广士在所著的《日本介护保险》一书中指出“介护”一方面是指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包括医疗、看护、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援助。日本介护保险的服务分类及项目如表1所示。参加“介护保险”的老年人,在享受介护服务时,仅需承担10%的费用,这也使得老年人愿意“脱离医院,回归社区,回归家庭”。

  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现有人口约820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就占到23%以上。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德国政府以社会福利法和保险法为依据,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三方和谐配合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成为各国研究、借鉴的样板。

  德国老年人养老主要靠自己和国家与社会的扶持。约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会选择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进行居家养老。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并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近年来,德国兴起了一种以监护式公寓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模式。老年人搬离原有老旧住所,入住最新购买或租赁的新建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中。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通过现代化的感应传输装置,将公寓内的各类仪器智能化,共同连通在一个具有扩展性的智能技术平台上,构建一个即时反应环境,对老年人的状态和环境对象进行分析,立即做出判断与反应。一旦该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显示,老年人出现摔倒、昏迷甚至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便会发出呼救,第一时间联络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比如老年人的亲属、急救中心或提供上门服务的护理公司。这一养老模式得到了德国老年人的广泛认可。

  由于德国可以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社区服务,因此多数老年人都是在最后时刻入住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相似,在德国机构养老同样受政府财政拨款支持,具体补贴额度见表2。且养老机构一般都会毗邻社区建设,以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在柏林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柏林地区邮编,一般都可在5公里范围内找到50家左右的养老院。这些养老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包含护理、日间生活和起居等在内的24小时全方位服务。

  除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之外,德国政府倡导的“多代屋”及“时间银行”制度也很具有特色。“多代屋”互助养老方式,旨在打破家庭界限,加强社会沟通,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增加不同代的人见面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应对老龄化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德国的“多代屋”都是免费的,不同代际的人在这里互相帮助。老年人得到日常照料的同时也在为别人服务,他们传授给年轻人经验,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上受益。自理老年人还希望做义工,自愿、无偿地为别人提供服务,比如照看孩子、打扫房间,或帮助比自己年纪更大的老年人。另外,年满18周岁的德国公民都可以参与到“时间银行”计划中,即通过到养老机构提供各种无偿护理服务,来储蓄“个人护理时间”,以备自己将来需要时可以将这些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 CCRC)是美国典型的社区养老模式,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为了退休后的神职人员建立,后来逐渐转变为普通市民也可享受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人性化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全面的照顾和医疗服务以及科学合理的运营,为65岁及以上追求生活品质的老年人提供一种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和老去的养老模式。根据美国1999年的一项学术调查研究显示,居住于CCRC老人的余命年龄是非居住于CCRC老年人的1.5倍。人性化的CCRC养老模式受到美国老年人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方面,CCRC社区一般建在临近城市、空气清新、绿化良好的地区。无论是林间小道,运动设施等户外环境,还是个人居所、公共空间和服务场所等室内环境,都运用通用化设计理念(Universal Design, 满足所有人使用的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如高差处设置轮椅坡道,宽敞的房门,医用电梯、连廊、卫生间、楼梯间和走廊设置扶手,电动开关门设计,安全监控和报警装置等。一般来说,CCRC中包含独立生活区(Independent Area)、协助生活区(Assisted Area)和专业护理区(Nursing Room),用以满足不同生理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入住CCRC的老人们首先入住独立生活区;当生活需要协助或身体需要专业护理时,他们则搬到协助生活区或专业护理区;当他们能独立生活时,则又可搬回独立生活区居住。

  在服务方面,CCRC最显著的特点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而且也能够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护理和医疗等养老需求。以教堂山市的Carol Woods CCRC项目为例,其设有商店、银行、集会大厅、会议厅、手工艺室、图书馆等设施,并开设摄影、旅游、音乐、健身等课程,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使他们获得价值感、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慰藉。在健康管理、医疗和护理方面,Carol Woods为老年人建立家庭档案,记录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情况,治疗方案等,做到随时了解,随时监控,不仅如此,其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服务,让老年人对自我的健康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做到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

  在运营方式方面,最早的CCRC是由非盈利组织建造经营,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盈利性企业开始涉足CCRC的开发。在CCRC中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及专业护理区的大致比例为12:2:1。其中,独立生活区是带动社区其他生活区及服务设施的经济引擎,因为住户都是活跃型老年人,不需要太多的照顾,所以需要提供的配套服务很少,但收费却较高,独立生活区的高收费可以补贴协助生活区和专业护理区中昂贵的运营费用。CCRC一般针对中等偏上收入的美国公民,可租可售。但不论是出租还是出售,入住CCRC的费用都是由入门费和月费组成,相对出售型而言,出租型前期投入相对少一些,但月费较高,这些住户不拥有住房,但是当他们决定搬出社区或死亡的时候,前期支付的一部分入门费会返还给他们或他们的家人。

  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几十年前就致力于构建政府和社会养老制度,千方百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加拿大联邦及各省政府不仅为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和补贴,而且还大力资助或鼓励社会主体筹办养老机构,因此加拿大老年人主要依靠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为了照顾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拿大建立了多种养老机构,既有政府资助的公立养老机构,也有个人投资的私立养老企业,还有社区或教会创办的非盈利养老组织。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拿大,所谓的公立养老机构,并非由政府直接创办,而是受政府财政资助或补贴的非盈利组织。加拿大养老机构的主要类别及服务对象如表3所示。

  在表3所示的几类养老机构中,老年公寓的主要服务对象年纪相对较轻,身体较为健康,不需要太多生活照顾,公寓仅提供日常娱乐活动即可;退休公寓的主要服务对象年纪稍大,公寓需要提供膳食、交通、房间整理及衣物清洗等服务;辅助生活护理中心及长期护理中心主要接收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护理中心不仅提供膳食、个人护理、房间打扫、衣物清洗、娱乐活动外,还提供24小时急救护理和特定医疗服务;持续护理中心类似美国的CCRC,是一类综合养老机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任意护理水平。

  尽管加拿大的养老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养老环境,还有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但根据表3所示的收费标准不难发现,加拿大的养老机构收费较高,普通的工薪老人实际很难负担得起,而公立养老机构则常常会出现“一床难求”的问题。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养老领域的新产业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从健康管理、医疗诊断、养老服务等方面开启了一个智慧化时代。

  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工具,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外公司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健康及养老产业进行了重塑,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如美国的Zocdoc、印度的Practo开发了电子预约挂号系统,能够为患者提供诊前推荐、预约挂号、实时叫号、诊后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美国的Teladoc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远程问诊系统,实现了有限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缓解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态。目前,Teladoc在全美有10000家以上的企业客户。ADP AdvancedMD、All及Athenahealth等企业开发了电子病历系统,能够提供历史健康数据,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健康管理。除此之外,Healthgrades、RateMDs等开发了医生点评软件,形成了在线.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赋能,使其具有数据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谷歌、苹果、Fitbit、Polar等智能硬件厂商开发了具有血压、血氧、血糖、体温等生命体征测量功能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拓宽了健康数据的来源,提升了健康数据的收集效率。西门子、飞利浦、日立、索尼等企业开发了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音箱、智能监控、物联网照明等智能居家产品,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丰田、本田、三星、Open Bionics、Omron等企业开发了具有提醒、监测、陪护、心理慰藉等功能的养老服务机器人,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新的方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国外企业开发了大量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养老应用。目前,这些应用主要集中于风险识别、虚拟助理、精神健康等领域。Lumiata开发了一款名为风险矩阵(Risk Matrix)的产品,其能够在获取大量电子病历和病理生理学等数据的基础上,为用户绘制患病风险随时间变化的轨迹。IBM的沃森(Watson)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的的虚拟助理应用。Watson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大量文献、期刊进行处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用户口述病症进行自动推理,结合机器学习结果得出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AiCure则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获取用户信息,结合AI技术确认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而美国的Ginger.IO及Affectiva能通过手机及电脑摄像头收集的数据,对用户的情绪进行识别,进而推测用户精神健康的微弱波动。

  国外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许多新型的养老产品及服务。

  东京国家全球健康和医学中心开发了一套名为“幸运七神”的应用程序,用来帮助用户进行健康管理。用户使用血压监测仪、计步器和身体成分监视器所生成的数据,会被发送到安装了“幸运七神”的APP上,并在云端进行检测。用户可以通过与神像的人物进行互动,获得健康检测结果。如果用户错过互动,众神会表示失望,从而保持用户对健康管理的兴趣。根据研究人员透露,由于能够在软件中得到全面的解释和反馈,即使老年用户也能对电子设备保持兴趣并坚持下去,目前该APP的推出率不足1%,远低于同类应用。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注意到痴呆症患者独立完成穿衣动作特别困难,因此他们开发了一款名为DRESS的智能着装系统,帮助痴呆症患者独立穿衣。该系统基于传感器及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对穿衣过程进行跟踪。衣服上的条形码可以识别衣服类型,位置和方向的进度。患者佩戴的皮肤电导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压力水平和相关的挫折感。护理人员可以提前录制音频,引导患者穿衣,鼓励、安慰患者,穿衣过程中系统检测到问题或患者压力水平过大,系统会提醒护理人员到现场帮助。

  瑞典的Robotics Care公司为老年人开发一款名为Poseidon的全自动智能淋浴房,用于解决老年人洗澡的困难。老年人可以坐在Poseidon提供的自动伸缩椅上进入淋浴房,避免了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进入浴室的尴尬。Poseidon内配备了防水耐热的控制面板,可以智能调节水温和水压。按键简单,方便记忆,适合老年人的操作。此外,Poseidon内部还设有10个淋浴头,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力度冲刷身体。另有4个沐浴露喷嘴,能够准确的将沐浴露喷洒至身体关键部位,整个沐浴过程全智能自动,完全不需要辅助人员参与。

  以色列机器人公司Intuition Robotics研究开发了一款名为ElliQ的灯罩型陪伴机器人。ElliQ综合运用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当它检测到人靠近时,会通过发光、点头来表达对人的识别。它能主动与老人进行互动,给出一些建议并提醒重要事项,比如按时吃药、与家人视频互动等等。此外,得益于加装的视觉模块,它还能监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给出合适的锻炼计划。

  三井富士公司将传感器集成到纺织面料中,创造了可穿戴的智能服装品牌Hamon。将导电纤维织进服装面料之中,可以检测用户的呼吸率、心率、体温等生物体征信息,以及温度、湿度、运动速度等数据。通过在智能织物和其他设备上安装信号发射装置,即可将收集的数据发送到移动设备或云端进行管理。

  日本的Triple W开发了一款名为DFree的非侵入式健康可穿戴设备,该设备运用无害传感器检测膀胱体积变化,然后利用算法预测排尿时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接收排尿提醒。老年人、儿童和患有膀胱失禁的残疾人可以使用DFree这款产品替代一次性尿布垫和药物。

  日本富士通为老年人研制出了一种“智能拐杖”。这种拐杖带有卫星导航装置,还有测量心率和体温的功能。智能拐杖可以帮助老人认路,还能让家人通过电脑追踪拐杖所在位置,并且能设置功能在老年人跌倒时发出警示邮件。

  日本心脏病专家Masahiko Hara成立的MediVR,致力于应用VR/AR技术为中风患者开发康复系统。中风或运动受损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这不仅耗时,而且会让患者感觉厌烦。Hara教授提出将康复训练内容VR化的康复方案。在他的方案中,病人可以通过追逐虚拟世界中的怪物,完成训练。如此一来,医生和治疗师可以专注于治疗方案本身,病人也更容易坚持下来。更重要的是,对于缺乏治疗师的偏远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将康复设备租赁给患者,从而促进医疗资源平等分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