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学常考名词解释梳理(14)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4-03

2022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学常考名词解释梳理(14)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实用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国家以及新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实用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实用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sbquo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各地分公司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湖南辽宁吉林天津云南湖北河南福建安徽河北陕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甘肃大连黑龙江内蒙古扫一扫加社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