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标题须新颖出彩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3-31

网络新闻标题须新颖出彩

  随着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吸纳互联网新闻作品参评以来,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与时俱进地将生机勃勃的网媒新闻作品纳入各级各类的新闻奖评选之中。以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为例,网络传媒在“新闻 ...

  随着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吸纳互联网新闻作品参评以来,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与时俱进地将生机勃勃的网媒新闻作品纳入各级各类的新闻奖评选之中。以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为例,网络传媒在“新闻专题作品”与“网媒时事评论”两个大项上就斩获颇丰。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深受读者关注的新闻门类。

  网络新闻关注与阅读有其不同于传统纸媒新闻关注与阅读的特殊性:网络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之眼,呈现于网络主版页面,读者通过对热点新闻、时事焦点或关心问题点击链接,进入标题专门新闻页面阅读了解。网媒新闻题目,真正是以题为目。同样的新闻网站、同样的关注话题、同类的新闻评论,谁能获得读者点击?谁能引导?谁能最终实现其传播价值与广告价值呢?于是,读者关注什么、点击什么、浏览什么,开始成为网络传媒的关注方向。

  网络提供丰富资源,网媒读者阅读方式的扫描式点击、浏览式阅读、跳跃式转换使得新闻标题逐渐成为读者识别新闻内容的第一窗口、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决定是否检索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基点。如果新闻标题中没有醒目的关键词,没有清晰的内容提示,没有新颖的观点阐释,必将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转的眼球,从而难以传播相关新闻信息。于是,网络受众对新闻标题“第一依赖感”成为网络新闻工作者新颖出彩地制作新闻标题的内在要求。

  标题新颖出彩,既要在新闻事实的陈述上“简明扼要”,又要在新闻关注的视角上“别有滋味”,让浏览网页的读者既耳目一新,又一目了然,其移动的鼠标便会不自觉地产生点击浏览的自觉冲动。以2007年6月广东九江大桥遭遇运沙船撞击垮塌事件的新闻与评论为例,如北方网新闻:《广东九江大桥坍塌之后……》,光明网评论:《从九江大桥坍塌事故说开去》,江门新闻网评论:《广东南海九江大桥坍塌事故敲响了警钟》等,仅就标题而言,没能见到评论关注的具体论点,也未能见到警钟针对的具体方向,更遑论新颖出彩。泛泛而论的标题很难抓住读者的这眼球。

  怎样才能让标题新颖出彩呢?笔者认为以下3条可供参考:一、新颖的修辞。如《九江大桥坍塌一周年,明年可望“伤愈”上岗》,将九江桥的修复比喻为“伤愈”,将其运营比喻为“上岗”,活泼俏皮之中让我们面对灾难能够继续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二、尖锐的针对。如《人人称职,为何却桥毁人亡?》深刻的反思之中将批评矛头直指应该负责并应作出解释的有关部门,令人拍案称快。三、激越的情感。如《爆炸、矿难,山西为何黑色新闻不断?》一题中的愤怒,《孟祥斌:英雄从兹去,全城泪满巾》中的赞美等。

  与前列几例相比较而言,本网新闻:《九江大桥坍塌一周年,明年可望“伤愈”上岗》,人民网评论:《九江大桥坍塌敲响公共建筑安全警钟》,中国新闻网评论:《反思九江塌桥:人人称职为何却桥毁人亡?》等,新颖的修辞、尖锐的针对、激越的情感,足以让读者注目止步,歇时以观。退一步讲,即便读者不曾点击网页浏览内容,文章标题也能清晰地传达传播意图。另外,如广州新闻网新闻:《广东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原因初步查明》一类,虽然标题中也未具体见到坍塌的主要原因或各方的相关反应,但恰是这个留有余地的悬念标题,最能激起读者对此类重大灾难性事故原因的关注目光与鼠标点击。

  在网络新闻作品写作的实践运用中,大江网评论:《陈美丽,你的人格与名字一样美丽》,正是通过其标题,将替亡夫还债的陈美丽之名与其人格的美丽融为一个美丽的道德符号,是美丽的道德催生了美丽的传奇,而这种美丽将延续下去……“陈美丽”这一名字迅速成为了令全国人民感动的人物之一。如此这般,或是针对鲜明、或是修辞新颖、或是立论尖锐、或是反思深刻,惩恶扬善的情感跃然纸上,比之一些或迂腐:如某评论标题《“狗日的”,警示语就该这么写!》;或偏激:如某评论标题《阴阳怪气的小沈阳能火几天?》;或尖刻:如某评论标题《毕文章,你泼妇骂街又弄错了对象》;或盲从:如某评论标题《设置“学士后”是个馊主意》,等等,其可圈可点之处自不待言。

  通过新颖出彩的标题吸引的读者点击与认同、进而形成的读者评论、回馈与响应,从而形成的网媒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监督的不断进步、道德审判的自觉完善、社会热点的正确引导、公众情绪的理性疏导等等,效用不言而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