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分析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9-17

第28—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分析

  自2016年以来,短视频在国内“异军突起”,成为移动网络用户高黏度的媒介形态,深度介入了用户的生活。视频是移动时代的一种常态表达方式,而短视频将成为未来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新闻,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频、新华社网络电视的新华15秒、人民网的人民视频等,已极具社会影响力。短视频新闻既是主流媒体内容布局和融合创新的重要抓手,又是主流媒体转型突围、掌握话语权、提升引导力的必然选择。

  从第28—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的数量图(见图1)可知,第31届为26件,是第28届的2.2倍,是29届的2倍。另外,短视频新闻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也体现在其获奖数量占媒体融合奖项作品的比例上。从图2可以看出,其占比从第28届26.10%、29届的26%,跃升到第30届的51%,第31届的53%。

  新媒介形式的发展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的新闻短视频更是如此。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行业的年度最高奖项,具有示范引领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四届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认为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生产创优,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关键词:短、视频、新闻。

  通过梳理第28-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对短视频新闻奖项的相关规定,发现第29届评选办法对短视频新闻的时长进行了微调——从“不超过10分钟”调整为“不超过8分钟”;第30届、31届评选办法则将短视频新闻细分为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短视频专题报道,前者不超过3分钟,后者不超过8分钟。

  以短为导向的视听生产,降低了用户获取短视频新闻的时间成本。通过对75件作品的时长分析统计,可知获奖短视频新闻平均时长呈现下降趋势,第28届平均时长为5分23秒,第29届平均时长为3分45秒,第30届平均时长为3分零6秒,第31届平均时长为3分34秒,具体见图3、表1。

  注:从中国记协网第30届、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的材料来看,有7件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是系列视频作品,其时长超过八分钟;本表在进行时长统计时,以系列作品的平均时长作为计算依据。

  “数字化生存天然具有赋权的本质”,新媒介技术不仅为公民赋权,也为媒介内容生产赋能。第29届、3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评选标准中规定:“媒体融合奖项要技术应用效果好,传播效果好。鼓励内容生产呈现方式创新和传播方式创新的作品”,透露出对传播技术赋能融合新闻创新发展的侧重。

  5G、AI、VR、AR、MG动画、三维建模、全景拍摄、微缩技术、三维投射等技术,释放了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生产力,技术赋能成为短视频新闻创优的基础。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以“技术+”作为新闻生产的底层逻辑,主动探求与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新闻信息与技术的融合进一步细化、深化,出现了在单件作品中,多种技术融合使用的趋势;在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的同时,形成了个性化、沉浸化的审美体验。技术赋能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表现如下:

  《AI剪辑大阅兵》是中国首个新闻AI(人工智能)实时多路信号混合剪辑系列。AI技术可以在阅兵方阵完成表演后5分钟内迅速生成内容,仅仅2个小时内,共完成82个视频的剪辑与输出,视频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实现了短视频实时发布。

  技术可以为新闻事实的呈现提供多种形式,提升短视频新闻的表现力。如《独家航拍:香港理工大学之殇,看看暴徒对它做了什么?》采用全景航拍,全面立体地展现了现场空间;《独家航拍!直击水龙与火龙艰苦拉锯》通过无人机航拍镜头和手持设备拍摄的组合剪辑,既展现了宏大的火龙、水龙交战全貌,又突出了救援的生动细节;《鼓岭!鼓岭!》将沙画表演的虚拟镜头和人物采访等新闻真实资料相结合,使新闻观点表达鲜明,揭示了新闻背后的意义;《公仆之路》运用场景动画、三维动画、照片拆图、一镜到底等技术,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衔接,呈现了全新的时政新闻表达方式;《臊子》巧妙地在宋鹏进村、带领村民外出考察等细节处使用MG动画,与实景结合,弥补了事情已经发生无法补拍的缺憾,而且通过3D建模形式直观呈现了沙湾电商扶贫服务中心等场景,立体感强,增强了表现力;《微纪录丨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记时隔47年的两场追悼会》使用特效形成三维投射的沉浸体验,让杨家三代的公仆形象跃然于屏幕上,触及受众的内心,形成裂变传播;《老外:英国小哥细数“”关键词》使用虚拟抠像与缩图技术让记者置身于办公室,与办公用品互动,回顾“”关键词,新闻表达形象、生动、有趣。

  《一句话,让山水美如诗》的片头通过山水画的对焦变化,产生裸眼 3D 的效果;转场则使用传统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动画等技术手段,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意蕴。《这一夜,我们为她点亮太空》则是灯光秀组成的视觉盛宴。从四届的获奖作品看,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日益贴切,技术为内容服务、技术赋能短视频生产的风气代替了“技术崇拜”与“炫技。”

  短视频新闻在生产机制上要具备媒介化意识,基于媒介特性生产新闻内容。短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都以声音与影像为传播符号,二者的“亲缘性”使短视频新闻在产生之初就具有了明显的电视化特征。如第28届获奖的12件短视频新闻作品都具有电视创作手法的痕迹和电视新闻的影子,但新闻思维与短视频这一新兴表达方式仍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到了第30届、31届获奖作品,则可以从视听符号、表达方式等维度,看出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生产正在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短视频新闻的去电视化特征日趋明显。

  传统电视新闻以观察者的角度进行全知全能的叙事,记者是“显在的叙述者”;短视频新闻则积极运用微观视角、人性化的叙事策略,作品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记者成为“隐蔽的叙述者”。以往,“整篇电视新闻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表现人物题材的尚不多见”,而在获奖短视频新闻中,第一人称叙事成为常态表达方式。新闻中的主人公是新闻表现与表达的双主体,通过“自叙”推进情节,受众观看时会产生更强的代入感,缩短了内容与受众的距离感。

  如《修复时光》中92岁高龄的上海修表老师傅陈绍霖老先生,讲述了自己15岁当学徒修手表、20世纪60年代从上海迁到西安钟表厂、退休后开修表店的故事;在《绝壁舞者——捅山工,这是一个你闻所未闻的职业》中,张磊讲述了自己作为捅山工“行走”在悬崖峭壁间,守护轨道行车安全的奋斗故事;《上桥!今天和“溜索”说再见》以乡村教师邹金萍自述的方式,讲述最后一次走“老路”过江的故事,刻画出一座桥与她生活、心理的关联。这些获奖作品不用画外配音,而让主角娓娓道来,仿佛是一个朋友的切身经历,拉近了观者和故事主角的距离,真挚的情感刻画,让观者对故事身临其境。

  又如《十八洞龙金彪的Vlog脱贫之后》《VLOG:小姐姐的初体验》《抗洪vlog 记者坐拖拉机赶往安徽庐江圩堤抢险现场:数千人会战守堤坝》等作品采用Vlog形式,使用“在场感”与“个体化”的叙事视角,在社交空间里实现一种虚拟的“面对面沟通”。《十八洞龙金彪的Vlog脱贫之后》记录故事主角龙金彪在生活、干农活等场景和他当时的感受,拉进故事主角与受众距离;《VLOG:小姐姐的初体验》系列作品,通过记者小彭日常化和个性化的视角,把受众关注的“”问题化为极具吸引力的新媒体作品;《视频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是抗疫志愿者郑能量朋友圈立下“生死状”的视频,在32秒的视频中,郑能量是唯一的话语主体与表达主体。

  传统上,作为电视新闻标配的播音语言是电视新闻表达的主要符号,可以对画面进行逻辑串联或者补充延展画面信息。而在短视频新闻中,播音语言的功能由字幕部分性替代,出现了播音语言弱化与字幕符号强化现象。

  基于移动状态进行接收的传播环境,大多数的视频播放都是在静音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短视频新闻中,画面是主要的传播符号,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短视频新闻以活动的影像为主体,辅之以字幕、图表进行内容呈现,在叙事上直奔主题,字幕可以代替传统电视新闻的背景介绍和主持人播报;颜色鲜艳、字体放大加粗的花式字幕出现在画面中,一方面强调新闻的关键信息,一方面配合画面叙事,契合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具体环境,符合受众的信息接收需求。

  保罗·博伊德认为,移动视频的关键并不在于时长,而在于其动态化的视觉传播方式,这样的画面从一开始就能牢牢吸引住用户。在短视频新闻拍摄阶段,注重使用运动镜头进行拍摄,在一个镜头内展现的信息含量较大,代替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多镜头组接;在后期制作阶段,改变电视新闻以硬切为主的转换方式,而通过镜头移动、转场特效、动画字幕等方式转场。如《公仆之路》通过浓缩经典历史画面,巧妙地以镜头运动的方式实现画面转场,整体色彩凸显沧桑感,让受众在“有意思”的感观印象之外,多了一层“有意义”的深刻体悟。

  短视频新闻这一新兴的新闻样态,其产生之初侧重于技术形式带来的“红利”,中国新闻奖引导其回归新闻本性,回归新闻生产的“金科玉律”,即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符合媒介形态的内容为王,是内容与媒介形态的相互成就。从四届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来看,视频形态与新闻内容结合得更加完善。

  第28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融媒短视频是其中的子类别;第29届,融媒短视频改名为短视频新闻;第30届,短视频新闻分为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短视频专题报道两类。从四年的名称演变来看,融媒短视频强调的是媒介技术层面即“融媒技术”,而短视频新闻强调的是“内容生产”,即运用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短视频新闻是短视频与新闻资讯合作、衍生、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新闻是其本质与核心。

  2018年获奖融媒短视频作品的新闻性较弱。2019年“第二届媒体融合奖作品在新闻性上仍显不足,尤其是参评的短视频新闻仍然以策划性、主题性报道为主,凸显突发性、现场性、即时性的短、实、新的作品仍然不多。”直到2020年、2021年,获奖短视频新闻中短、实、新的新闻作品呈现增多的趋势。

  《生死时速!患者心脏骤停,桂林女医生跟着病床边跑边做心脏复苏》使用连续镜头、2倍速播放和配乐等媒体融合手段,对医院的监控视频进行了技术处理,形成了强烈的现场感,凸显了现场情况的危机以及医生的医者仁心,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展现出参赛者强烈的新闻意识;《全乡村民化身“爬山侠”守护雪山!村民跋涉5000米高山捡垃圾》记者采用跟踪式采访拍摄,报道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贡嘎山乡村民定期上雪山拾捡游客丢下的垃圾这一事件。第30、31届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改变了以主题性、策划性报道占绝对优势的态势,真正担当起突发性新闻的报道、现场新闻的发布,彰显出传播技术形态与新闻信息的进一步融合。

  新闻现场还原与构建一直是新闻传播工作追求的目标。由于短视频新闻报道题材的事件性转向,其新闻叙事侧重对新闻现场的建构,注重对新闻环境、新闻当事人的还原,体现出新闻生产者的现场意识。

  在移动传播语境中,受众的主要诉求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新闻的消费而言,直接高效获得现场信息在短暂观看中的意义更为重要。”如《柳州融水突围记》及时记录并报道了洪水现场的真实状态,迅速而准确地采集与传播新闻现场的关键信息;《惊险!陕西警方现场抓捕制毒嫌犯查获107.52公斤原料88公斤》的记者更是赶赴现场采访,第一时间获取警方公布的第一手素材,以第一视角还原了缉毒鸣枪追捕嫌犯的惊险现场。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包括时间性、时新性和时宜性。时宜性指新闻发布的时机。四届的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以重大事件的主题报道为主,回应了社会重大或热点议题,凸显出新闻的时宜性。获奖作品主要围绕新闻工作重点,覆盖党和国家重要活动、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全国、一带一路、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生态文明建设、港珠澳大桥工程等重大主题和中心工作,表明了主流媒体把媒体融合创新技术应用到重大主题和重要活动报道中,从而使短视频新闻与传统新闻报道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以共同作用于重大议题的生态建设,回应社会关切。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进入“即时网络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要从“知道就行”转变为“立刻知道”。在直播成为常态化的局势下,受众对短视频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新性的要求更加强烈。《柳州融水突围记》的记者迅速反应,及时介入,形成融媒体报道机制,成为兼顾时新性与策划性的经典案例;《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之路走到尽头就是统一》运用手机、相机和AI设备全程采录这一表态过程,第一时间与相关负责人确认涉台报道口径,经国台办及全国新闻机构授权,取得了新媒体首发授权,体现出在规则之内尽快抢发新闻的意识,也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新性。因此,如何寻找切入点、利用新技术,提高短视频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新性,成为提质创优的关键点。

  对于短视频新闻而言,新闻性是其固有属性,传播新闻是其主要功能。通过分析上述获奖作品可以看出,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生产正在转变语态,逐渐凸显“新闻性”。而这也将成为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普遍逻辑。

  75件获奖的标杆作品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趋势和独特实践方式。在技术赋能的基础上,短视频新闻要以尽可能短的新闻时长生产与传播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生产者精耕内容生产,拥抱数字技术带给新闻生产创新的机遇和福利,从而实现新闻内容与媒介技术的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