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及题库简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8-14

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及题库简介

  答:《每日纪闻》(Acta Diuma)又译作《罗马公报》,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并将其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Album)”,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恺撒创设这种公报的目的是要把上层会议的内容公诸于众,争取的支持,扩展自己的影响。屋大维在公元前6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这一官方公报断断续续刊布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公报的内容有议事记录、帝国法令、战争消息、司法案件、官员任命、宗教活动,以及贵族的结婚、生育、死亡等等。公报除了缮写公布外,还抄写、颁发给各地驻军。这一公报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起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答:《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由斯蒂尔森·哈钦斯于1877年12月6日在华盛顿创刊,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老的报纸,具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位于美国首都,擅长报道美国国内动态,经常发表一些评论和分析性文章,是了解和研究美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报刊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获得国际威望。1880年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2009年《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达58.2万份,是美国第五大受欢迎的日报。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华盛顿邮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09年关闭华盛顿之外的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三个主要分支机构。2010年8月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与音响器材大亨悉尼·哈曼签署协议,以象征性的一美元出售旗下连年亏损的杂志《新闻周刊》。

  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是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答:**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1557年,玛丽女王将行业出版工会改造成为**特许出版公司,凡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都是这个公司的会员。女王在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对当局而言,通过**出版公司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利,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地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这种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答:“付费墙”(Pay Walls)是指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它是在传统报业的衰落下,许多新闻提供商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建立付费墙的目的就在于将不订阅报纸的潜在读者挡在墙外,并且产生了质量更高的网上收益和更高的每千次点击(CPM)费率。自2009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在所有面向手机平台的读报软件中,英国的《卫报》是**家实施收费的。该报在iPhone和ipod touch的读报软件下载已超过10万次。自2009年12月14日起《卫报》开始向iPhone手机用户推出收费订报服务,每月收费2.39英镑。

  答:《费加罗报》是法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日报。1854年创办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次世界大战后为柯蒂集团掌握。1949年售与普鲁沃斯特集团,1975年转手给埃尔桑报团。这是份言论性报纸,态度历来保守,内容着重新闻、国际新闻及文学艺术,社会和体育新闻也很出色,是法国有名的“质报”。通常三十多版,图文并茂,逐日轮流出各种专版,周末出增刊《费加罗画报》。该报广告收入丰厚,读者对象主要是资本家、经理、政界和社会上层人士。

  答:《金字塔报》是埃及出版的非洲**大报,是一份国际性的阿拉伯文日报,1875年由塔克拉兄弟创办于亚历山大,后迁至开罗。该报最初为周报,是**家不受政府资助的报纸,商业化经营,模仿英美大报。海卡尔任总编后使《金字塔报》达到了**,力求客观和深度报道,建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战略研究中心”,向此报提供新闻报道背景材料和研究性文章,60年代成立“金字塔报广告社”,出版《金字塔经济学家》和《国际事务》,并建立海外发行系统,1988年被“世界报纸指南组织”评为**国际报纸。

  答:“知识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识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答:《世界新闻报》是富商基思·鲁珀特·默多克拥有的新闻集团旗下的一份小开型日报,是星期日版的《太阳报》,创办于1843年。《世界新闻报》是全英国销量**的报章,2004年后期该报的每日发行量达320万份。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丑闻,记者对被绑架小女孩米莉·道勒手机语音信箱进行,并私自删除了其中的部分留言,干扰了警方破案的视线,最终导致道勒没有被及时营救而遇害。《世界新闻报》的行为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愤怒,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11年7月停刊,默多克在英国的传媒帝国遭遇滑铁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伦理底线的追问,不能伤害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被再一次强调。

  答:“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2年在其着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的学和大众传播理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该理论认为: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包括个人的孤立恐惧动机和意见气候。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度追随支配意见。③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对的强大影响,支持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把对形成过程的考察引向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把视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但后来的研究者对沉默的螺旋出现的条件提出了质疑,议题性质(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关)、人格差异(中坚分子)可能使其失效,孤立恐惧动机和大众传播效果也遭受了批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