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何以传播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25

网络舆情何以传播

  网络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

  互联网在民众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情渠道。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的新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例如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网上签名、博客/个人空间等。此外,还有即时通讯群和移动电话短信。即时通讯群主要是QQ群(全国2237万个)和MSN群,按照同学、同事、同乡和同好来组成,形成一个个小众文化圈。网民的意见、情绪与态度等,通过即时通讯方式所构成的庞大的人际传播网络迅速传播,从而产生强大的声势,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

  直接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网民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表达更加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不论是拉萨“3·14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孟连等地的群体性事件还是最近发生的“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等等,一经在网络披露后,都能迅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成为焦点。

  突发性。网络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比如,2008年11月底,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帖《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晒”出37张图片,全面曝光江西省新余市、浙江省温州市两个出国考察团的名单、行程、费用等。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热议,哗然。

  丰富性。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确定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拥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的主题来看,从在汶川地震中的行踪到国家哀悼日、从房地产市场降温到中国持续低迷、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实现太空行走、从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要不要“抄底华尔街”……涉及、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舆情来源上看,网民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预先写好言论,随时在网上发布,发表后的言论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载。由于网上信息海量,网络舆情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积极健康的言论和情绪表达,也有庸俗化和灰色的言论及情绪表达,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

  互动性。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地表达出来,讨论更广泛更深入,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比如,2008年7月北京青年杨佳在上海持刀杀死6名民警,刺伤3名民警和一名保安。杨佳杀人理应受到的严正谴责和法律的严厉制裁,但在网上为杨佳鸣冤叫屈的并不在少数,不同意见的网民利用网络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偏差性。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比如,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一些沿海企业出现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的现象,楼市跌入低谷,部分网民利用网络发表情绪化言论。同时,在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情又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有时它是真实意见的反映,有时也会与人们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响应,从而引发有害,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如哈尔滨6名打死青年一案,在网上一波三折,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谣言传播的速度也让人始料不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既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舆情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又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课题。加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正确引导网上,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