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政策精准直达 促就业回稳向好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1-01-22

王晶晶 张丽敏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断“芯”禁令正式生效,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厂商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升级,同样挑战了国际供应链和心术乐视网

优先政策精准直达 促就业回稳向好心术乐视网

透过经济年报看就业

新增就业人数明显超过预期,调查失业率和2019年同期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就业成绩突出。过去的一年,我国是如何顶住巨大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让就业形势从年初的低迷开局,扭转乾坤实现年底逐步回稳的?一系列“稳定就业大局、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举措又有哪些亮点?2021年的就业形势如何?本期新闻洞察特邀业内专家就此深入分析解答。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2020年我国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为2021年的就业形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千方百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2020年我国就业形势由负转正,呈现出回稳向好态势。

“成绩十分突出,但又来之不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就业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去年经济运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把保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助力下,就业形势实现了总体稳定,保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他认为,从政策层面看,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工作的首位,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共同聚力支持稳就业。从执行层面看,各地区各部门全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冰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稳定。新增就业人数明显超过预期,调查失业率和2019年同期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就业已经充分恢复,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成就。”她说。

在她看来,我国保就业成效显著,首先是我国对疫情的高效控制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快速恢复正常,这是就业趋稳的基础条件。而在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中,特别注重通过保企业来保就业,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了税收减免、社保缴费减免等支持和扶助措施,对于稳定市场主体、保证就业岗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冰子认为,在这期间,我国政府的就业服务也在不断创新。疫情期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回应企业和员工诉求,比如包车包机来帮助务工人员返回就业岗位,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由于就业结构性不匹配,市场自发出现了共享用工这一形式,很多地方政府迅速捕捉到这一新现象,从中牵线搭桥,完善政策和法律,化解各方顾虑,促进了就业。此外,外贸行业的就业形势也比预期要好。综合这些原因,我国的就业形势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亮点多

高校应届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一直是我国政策的关注点。为了帮助这部分人群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中央和地方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胡敏看来,至少有三大亮点: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力保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受疫情冲击也最大,保住了这些中小微企业,就保住了就业。去年,国家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下调增值税税率和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延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期限;在金融政策上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力度,延缓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时限、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等创新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二是大力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疫情进一步催生了“互联网+服务业”这样的平台组织形式的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就业容量,也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极大活跃了创新创业氛围,像在线直播、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异军突起。

三是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广泛政策支持。政府资助以训稳岗拓岗,鼓励以工代训,这两年政府安排3500万人、增加1000亿财政投入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加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会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也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蓄水池。

健全社保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2020年,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就业形势在巨大压力下逐步回稳向好。但是疫情的变化和外部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就业形势带来挑战。

张冰子建议,首先要做好疫情的精准防控。冬季病毒的传播和变异都使近期的防疫形势比之前更严峻,因此,要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受到疫情反弹影响,部分地区部分人群的就业会受到冲击,要做好社会兜底保障,比如在春节来临之际控制好物价,减轻居民基本生活支出的压力。再次,要针对灵活就业人群进一步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制度,增加他们的就业满意度。

胡敏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要求“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从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上看,目前还需要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让通过非全日制、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能够减少后顾之忧,同时也能不断扩大公益性岗位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新就业形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增就业的一个主渠道,其中在引导就业、加强监管、协调新型劳动关系方面还存在不少法律空白,需要不断补齐短板、在变化中完善。另外,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技能培训,实现面向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他说。

灵活就业成吸纳就业重要渠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传统就业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这场灾害,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加入到灵活用工的队伍中,开始尝试成为自由职业者。从去年的就业情况来看,灵活就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发挥着特殊时期保就业的积极作用。

灵活就业是指劳动者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进行就业的形式。目前最主要的人群是自由职业者,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主播、社交电商推广员、无底薪高提成销售员,以及各种兼职人员,都是灵活就业的主力。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用工形式、劳动时间和工作场所变得灵活多样,以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不断增多。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时就特别提到“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

劳动和社会科学保障研究院研究表明,我国总体上有1亿人从事灵活性就业,其中有7800万人属于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

在多种新型灵活就业的形式中,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直播平台以347.8%的增速强势领跑灵活就业招聘需求,知识服务、自媒体、生活配送分别增长75.6%、65.1%、35.4%。

灵活就业在去年发展迅速,除了疫情对传统就业带来冲击这个客观原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以后与就业相关的政策中均多次提到灵活就业的保障措施。

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灵活用工,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并扩大就业路径。例如,去年7月30日,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对象范围,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所在地或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此后的半年内,江西、天津、陕西等省份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扶持政策。

不过,灵活就业与传统就业相比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比如职业发展不稳定、工资收入不稳定、劳工保障的欠缺,等等,灵活就业者在享受工作时间、地点、报酬更加灵活化、自主化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对于不稳定因素多、生活与工作界限模糊的苦恼。

为此,近期有学者开始呼吁要完善灵活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完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体系,以此来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0年就业目标超额完成 机会和调整并存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朱菲娜

年年都说“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也没有2020年的就业形势严峻。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到了年终盘点,“就业”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全国新增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超过了预期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全年来看,这一数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经济快速恢复和稳就业政策“应出尽出”共同着力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今年的就业压力和难度相比之下会稍有缓解,但900万应届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仍须重点关注。

经济复苏带动就业回稳

“这一年形势太复杂了。”张丽宾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经济一度按下“暂停键”,一边是874万应届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另一边是企业因疫情经营受困,用工人数不断压缩。双重夹击下,导致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严峻。

她分析说,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农民工群体,因为疫情隔离,经济停滞。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劳务输出大省河南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大幅下降41%。其次是应届毕业生,到了二季度,874万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也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毕业生甚至没来得及实习,就匆匆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

有国外研究机构预测,中国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中国官方则将2020年全年预期就业目标定在了900万人以上。

意料之外的是,由于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企业复工、学校复课、消费回暖,经济复苏。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就达到898万人,完成了全年就业目标任务的99.8%。

亮眼的就业数据展现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在全年经济增速只有2.3%的情况下,实现1186万人的新增就业,这一数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经济快速恢复和稳就业政策‘应出尽出’共同着力下的结果。”张丽宾说。

就业优先政策是重要助力

张丽宾认为,去年我国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对于克服疫情冲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推动全年就业市场稳定的重要原因。

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被提及39次。“六稳”“六保”任务也都将就业“置顶”。“就业”高频出现的背后,是宏观政策层面就业优先思维的体现。疫情期间,中央在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方面打出了系列政策“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多措并举,全面强化“稳”“保”就业举措。从市场主体、财税金融、工作创造、职业培训、劳动权益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各项稳就业措施,为支持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助力,极大缓解了就业市场的压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力度。

张丽宾介绍,去年年初,由于人员流动不畅、用工需求减少,疫情让农民工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我国迅速出台精准有效的应对措施,一系列助企纾困帮扶政策相继落地,包括务工专项列车、资金鼓励、共享员工、稳定劳动关系,农民工就业的蓄水池稳了起来。到三季度末,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总量达到1.79亿人,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7.9%。

外出务工通道恢复畅通,留在家门口就业的通道也在变化。国家通过“五个一批”措施,全力拓宽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渠道。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国有1800多万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今年就业机会和调整并存

2020年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是否意味着“稳就业”“保就业”任务可以“松口气”了?

下一步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今年经济增速肯定会高于去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丽宾判断,今年的就业压力和难度应该会有所缓解,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会突破900万,以及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仍须重点关注。还有,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另外,由于疫情在2020年四季度出现反复,加之全球经济式微,2021年的企业招聘预计继续趋于谨慎,就业市场机会和调整并存。

“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会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之下餐饮业、旅游业等受到的冲击,这是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张丽宾认为,新技术还会不断进步,市场容纳程度会越来越大,新的用工形式还将不断出现,对稳定就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问诊,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成了今天的“三新经济”。国家信息中心分析全网招聘信息发现,“三新经济”领域的招聘量在过去两年占总量的比例一路上升,2020年3月达到顶点,占比7.9%,和2019年比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直播带货拉动了不少招聘需求。2020年春节后,全网招聘人数同比下降三成,直播类相关招聘却增长了133%。

“通过去年的经验证明,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张丽宾认为,稳就业首先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不要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当然稳就业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对应届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就业人群而言,下一步还需要通过保市场主体、助企纾困、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农民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要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就业体系建设,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第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但结构性就业矛盾更为凸显,突出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这一问题正在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需要我们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数读2020中国经济年报②丨“六稳”“六保”夯实2020经济企稳基础

五方面着力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开局新部署①丨2021:村镇银行开启改革重组大幕

2021:迎来政策红利大年 人工智能开启行业发展新图景

区域观察丨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是谁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心术乐视网 原标题:亲家数科完成1.2亿元Pre-A轮融资 由熊猫资本领投 近日,国内领先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服务商亲家数科宣布完成1.2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熊猫资本领投,国投系基金跟投。据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