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那点事儿的冷思考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4-16

关于新闻那点事儿的冷思考

  近些年来,有不少新鲜事儿在新闻圈里冒了出来,不经意间就多了几分思考,有了些许感慨。把这些东西录下来,算作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素以能“炒作”而闻名于世的新闻界,现在似乎逐渐哑火了。现象有三:一是不少“硬新闻”都是始于网络后才见诸报端;二是记者总是迟于新闻事件进入;三是记者写的稿子似乎远不如“草根们”写的稿子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细细思量其中原因,不应是纸媒的影响力下降所致,更不应是媒体人士职业水平有所下滑产生的负力,而应是网络提供的强大新闻发布平台,把生活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变成了“记者”,变成了像记者一样可以发布新闻的人,我们不妨把除新闻从业者之外的人们称为“非职业新闻工作者”。作为在新闻圈里工作的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责怪他们,因为任何一家电视台、电台、报纸,既使拥有再庞大的机构,拥有再多的编辑记者,也无法把触角延展到大众生活的角角落落,新闻最终被大众牵着鼻子走,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以前,之所以能有媒体主导新闻的情况发生,之所以会发生一张报纸、一本杂志卖到数百万份的景象,那完全是因为没有互联网这个新闻传播载体,或者是这个载体还不是特别发达。新闻的发布者的主体逐渐向大众转移,这已是在互联网逐渐兴起,继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等渐成气候之后,不容置疑的趋势和风潮。可以预见,今后媒体或许要保持“跟风”的态势,即由非新闻职业的社会人发布新闻,媒体跟进完成后续报道。

  近年来,报网融合的提法如火如荼。现象有三:一是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开办了相应的网站;二是从专家学者到媒体老总开口闭口把报网融合挂在嘴边;三是报纸上的东西全盘端到了网上,而网上的东西在报上却少有露面。笔者并不反对报网融合的提法,随着网络功能的极大化,传统纸媒固步自封,其结局可想而知。然而,在思考这种现象时,却隐隐让人感觉到传统媒体掌舵人的深深担忧甚至惧怕。设身处地,倒也不难理解其中苦衷:网络新闻迅猛发展,其不可替代的时效性、高效性、专题性、可搜索性等等,实际上已把传统媒体一步步逼向死角,奋起自救是必然选择。从新闻史学的角度看,传统三大媒体之所以能长期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是因其各有优长,又各有缺陷所致,从互联网以及手机3G时始,这种平衡早已打破,且不可逆转。几种类型的媒体不再井水不犯河水,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所以,所谓的报网融合,最终结果必然会是一方主导,可以预见,主导的一方必然是强势的一方,也就是网络将在未来主导报纸。毋庸置疑,这种情况已非端倪,而是已成事实。报纸生存的空间在哪儿?被网络主导的传统媒体将走向哪个方向?能不能走出一条“报中生网”“以网兴报”的死而复生的新路?恐怕还要费一番脑筋,用更多智慧。

  同质化的问题早已有之,之不过是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呈积重难返之势,才被新闻界作为话题再被提出而已。作为媒体工作者,同时也是网络新闻和传统媒体的读者,既然是读者,就与其他普通读者没有任何区别。办公室订了大大小小的报纸十几份,每天翻开来,同样内容的新闻何其多也。打开一个又一个网站,换汤不换药的新闻何其多也。都说现在生活节奏快了,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多了,同样内容的新闻反反复复在人的眼皮底下晃荡,有时还真会有点儿反胃的感觉。在这里还是想多说几句网络中的同质化新闻与纸媒中的同质化新闻的区别。两者看似都让读者反感,但因为网络中的同质化新闻虽多,但毕竟有个“相关链接”的选项,能使关于某件事或某个人的关连新闻一古脑提供给读者,便于了解整个事件的今世前生,也就多了不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可纸媒的同质化新闻缺少的正是这个选项,给读者带来的“痛苦”也就更深一些。传统纸媒的这种尴尬也正在延续。是谁制造了同质化新闻?我们不能把过错都推诿到宣传口径身上,这并不公平。许多年前,曾有不少传统媒体对会议报道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曾赢得一片赞声,然而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是否会油然生出些许的情愫?在国家大事上使用权威新闻发布机构的稿件,是国际惯例,此类同质化新闻不可避免。但在一些可以自己作主的新闻领域,我们的传统媒体又做了些什么才尤值得关注。一篇通稿打天下现在正在成为许多传统媒体的“潜规则”,这才是值得忧虑的。曾几何时,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埋头采访十几日、数十日,终得一稿。而当下,一个重大典型的采访,往往也不过数天,鸿篇巨制即可出炉,版面铺天盖地自不必说。说得通俗些,同质化新闻既要源头上斩草除根,也可从终端上加以盾化。只要善于创新,有些不可避免的同质化也可以做到同质不同味、同质不同色,达到个性化效果。

  曾经有一句话在新闻圈里十分流行,就是写出的作品“要么让人眼前一亮,要么让人鼻子一酸”。然而,渐渐地,眼前一亮的作品没见多少,在不少新闻作品中,倒是把“鼻子一酸”作为卖点的不计其数。在人物典型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下,读者的眼泪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了。事实却是,当我们媒体人还在津津乐道一年宣传了多少典型,堆了多少多少万文字,赢得几个全国或者全军奖项的时候,这些曾经的典型人物却迅速在读者脑海里消失了,有的连个背影也没有留下。时代造英雄,时代成就典型。有时候,笔者会怀念那些诞生于腥风血雨中的英雄,会怀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像雷锋那样一个个不可磨灭的名字,他们以精神而存在。偶尔读读董存瑞、黄继光,经常看看焦裕禄、王进喜,不需要鼻子一酸,也不需要流下一滴眼泪,然而,他们仍然是那样栩栩如生地站在你面前,或微笑或冷峻地看着你。让人不免会质疑,在新闻发展到今天,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树立典型?我们到底该用怎样的方式树立的典型才能有着穿透时空的生命力?

  把新闻与忽悠一词联系起来,实在不是媒体人所愿意看到的。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客观问题:新闻越来越像是在忽悠。忽悠什么意思?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终把人给说得昏了头、转了向,不知道东南西北,稀里糊涂听人摆布。横观现在的传统媒体,有时候真有点抽风的味道:说什么单位好,一窝蜂似的一涌而上,总结经验做法,升华“思想内涵”,恨不得把所有的金都贴到一个单位身上。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啊,至于在其金灿灿的典型经验背后,是否在部队建设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不当之处,则一概忽略不计了。说什么东西不好,又是一窝蜂似的一涌而上,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边挑骨头,恨不得口诛笔伐,让人永世不得翻身。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堪,作记者的、当编辑的一概懒得过问。这几年,媒体引导能力下降了,有许多时候就连一些曾在老百姓心目中“说一不二”的媒体也被打上了问号,是什么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一些传统媒体的大哥大也抵不住,被“忽悠”同化了。老百姓被忽悠怕了,自然而然对媒体的认同感降低了。读者不相信你,你纵有天大的本事,又怎么能扛起引导的大旗?还新闻本真的东西,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原汁原味地给读者,是传统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毕竟,鱼龙混杂的网络里,想做到去伪存真难于登天,老百姓还对传统媒体有着还原新闻真实的热切期待。去除忽悠,给新闻一个真实的面目,为时不晚。

  新闻娱乐化,在娱乐圈里是十分流行的。谁谁谁跟谁谁谁结婚了,某某女星怀孕了,谁跟谁闹婚外恋了,等等,不一而足。把这些新闻连接起来,就像读一本情爱小说,分分合合,百转千回。其结局是有人“辟谣”,有人“力挺”,吵吵闹闹,上演一幕幕由娱记们导演的人间悲喜剧。其目的不过是多赚一点儿眼球,增一分发行量、收视收听率,给媒体腰包里多添一些金钱。而如今,有些很严肃的宣传也越来越像是娱乐新闻了。把人物通讯写成“小说”的并不鲜见,把单位风采写成“报告文学”的司空见惯,有的新闻工作者竟抢了“导演”的饭碗,干起了兼职?曾经见过一些报纸发表的新闻故事,本来是干巴巴的事,在一些作者的笔下几经捏造,添油加醋,却变成了名贵有加的“红烧海参”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报纸版面,令人匪夷所思。生活本就五味杂陈,何须再人为增添“佐料”?人生本就曲曲折折,何须再人为设置弯路障碍?想想那些与小说、报告文学几无二致的新闻作品,倒真让人有种种无奈。娱乐化了的新闻,其实是很容易识别的,稍微细心的读者定会发现其中的种种做作,捏造的东西永远无法改变不了新闻事实本身。这就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延展出来的定律。新闻是一项与创新无法分离的事业,朴素的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讨人喜欢的本质。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能保持朴素的新闻,却要永远保持创新的姿态,很难!话说回来,这却也正是作为职业新闻人应当坚守的净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