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研究:脚下看路也要仰望星空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0-05

计算机行业研究:脚下看路也要仰望星空

  计算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期。随着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以及国内数字 经济的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计算机行业的下游需求有望改善。同时,在智能化、 国产化、线上化的趋势下,计算机行业的长期景气度将提振。目前,计算机行业正处 于触底期,业绩、估值双底部,机构持仓水平低,在景气度的驱动下,有望迎来新一 轮投资机遇期。建议兼顾长期成长空间,优选景气赛道龙头。

  业绩维度:行业景气改善将从政策及需求端,向订单及业绩端传导。计算机行业 的业绩具有后周期属性,未来的中长期业绩趋势决定当前股价大方向。自 2010 年至 2022Q1,按中位数法,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归母净利增速、扣非净利增速 波动区间分别为[6%,23%]、[-14%,23%]、[-12%,23%],中位数分别为 17%、12%、 11%。自 2020 年至 2022Q1,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业绩显著承压。随着全球进入后 疫情时代,以及在国内数字经济政策驱动下,行业景气改善有望从政策及需求端, 向订单及业绩端逐渐传导。

  估值维度:当前计算机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自 2010 年以来, 计算机行业对应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口径的 PE 估值区间分别为[31.8,109.6]、 [33.7,120.1],对应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口径的历年 PE 估值中位数分别为 56.7 倍、64.8 倍。目前,按中位数法计算,计算机行业对应归母净利润、扣非净 利润口径的 PE 估值分别为 39.5 倍、47.7 倍,处于估值底部区域。在景气度的驱 动下,未来估值具有提升潜力。

  机构持仓:当前机构对计算机行业的持仓比例处于低位。自 2010 年至 2022Q1, 公募基金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配置比例、超配比例的区间分别为[1.28%,12.68%]、 [-1.38%,9.14%],绝对配置比例、超配比例的历年中位数分别为 3.26%、0.71%。 截止 2022 年 Q1 末,计算机行业 A 股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绝对配置比例为 2.19%, 超配比例为-1.11%,均处于自 2010 年以来的低位。

  计算机行业的市值变化:行业总市值大幅扩容,但仍具有显著的中小市值属性。 自 2010 年以来,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由 0.4 万亿元扩容至 2.6 万亿元,增 长了 5.2 倍,显著高于同期全 A 总市值 1.7 倍的增幅。但从单个公司的市值来看, 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市值中值为 39 亿元,与 2010 年接近,仍具有显著的中小市值 属性。

  复盘历史,计算机行业的β属性非常显著。自 2008 年以来,计算机行业共经历了 三轮完整的牛熊。从历史数据来看,计算机行业的β属性显著。在历次经济复苏 至景气的窗口期,涨幅均位列全行业前三,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主要得益于行 业更广阔的长期成长空间、更高频的技术创新、持续的政策红利释放,以及中小 市值属性下的高波动特征。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占 GDP 比重逐年提升。数字经济正重塑我国经济格局, 根据中国信通院披露的数据,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 39.2 万亿元,同比增 长 9.50%;占 GDP 的比重为 38.6%,保持逐年提升趋势。在上述的相关产业政策中,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 步建立,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 2035 年,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 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数字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驱动计算产业景气提升。自 2021 年底以来,中央及 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21 年 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22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新 IT 产业正成长为我国的“第四产业”。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提升,以及 国产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国内的 IT 产业正 快速重构升级,“新 IT 产业”初露尖尖角。新 IT 产业是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基 于“端-边-云-网-智”的新型技术架构,兼顾安全性及可持续发展,赋能各行各业 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生产、消费、传输、 运营、管理、交易等各环节和链条的战略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也是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基石产业,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的“第四产业”。

  智能驾驶、国产软硬件、云计算、行业新 IT 需求是新 IT 产业的中坚力量。从细 分领域来看,新 IT 产业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带来深 刻影响。在我国,基于当前的全球地缘形势、国内 IT 产业的基础资源禀赋和 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智能驾驶、国产软硬件、云计算、行业新 IT 需求正成为政 策重点扶持的方向,国家从未来技术方向、产业标准制定、应用场景规划等环节对新 IT 产业进行规划引导,加速其成长步伐。

  智能驾驶:汽车智能化是 IT 产业下一个最重要的变革。《数字交通“十四五” 发展规划》推动智能驾驶及车路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国 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具有强话语权,提供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2022 年是智能驾驶加速发展的关键年,L3 立法进入实质性阶段,高通、华为、 百度、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引领产业变革进入奇点时刻,智能座舱快速迭代, 自动驾驶有望爆发,上下游龙头公司未来高成长性可期,重点关注高通和华 为智能驾驶产业链。与此同时,政府有望加大路侧智能投入力度,形成车路 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国产软硬件:下沉根技术,打造全产业链自主安全体系。《“十四五”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指明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 指导意见》提振下游需求。1)基础软硬件:产业进入市场化深水区,区县及 行业市场打开更大空间,2022 年下半年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有望 迎来第二成长曲线)工业软件:关键领域静待突破,制造业回暖有助于需 求改善,政策引导下国产化趋势方兴未艾,国内产品性能快速提升,初步具 备一定的全球竞争力。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三年行动计划、数据安全法、 数字政府建设等政策密集出台,驱动行业新需求。

  云计算:“东数细算“工程正式启动,将建设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 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在内的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 划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夯实云计算底座,拉动云计算需求。1)SaaS: 后疫情时代,线上订阅模式优势凸显,国内 SaaS 市场持续较快增长,企业级 市场是发力重点。2)服务器及 IDC:国内公有云市场持续成长,下游需求高 景气,市场份额向头部公司集中。

  行业新 IT:围绕着证券 IT、银行及保险 IT、医疗 IT、能源 IT 等重点领域, 持续出台相关政策。《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围绕新 IT 领域加 强供给,明确到 2025 年,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 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 业发展规划》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智能医疗装备、智慧诊疗等建设;2022 年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聚焦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推动能 源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强化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

  新 IT 产业受资本市场青睐,高成长赛道投融资活跃。目前,新 IT 产业一级市场 投融资高度活跃,特别是在具有高成长性的智能驾驶、国产软硬件、云计算、行 业新 IT 赛道,是资本市场重点聚焦的方向。在资本的加持下,有望助推上述产业 更快速发展。

  智能驾驶:投融资活跃度极高,实现 L3 量产是重要发展趋势。当前,智能 驾驶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投资热点主要在整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出 行平台与软件、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从全球来看,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包括:实现 L3 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以及 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 化落地;实现座舱域和驾驶域的融合;“车-路-云”一体化等。科技巨头的主 要动向包括:Google 旗下的 Waymo 开始在大城市正式全天商业运营自动驾驶 出租车,是 Robotaxi 赛道的一剂强心针;百度发布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Apollo 7.0;华为智选车扩军,并发布园区 L3 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高通 Ride 平台进军自动驾驶等。

  新 IT 软硬件:芯片攻坚,数据库、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突围。从全球范围 内来看,包括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的投资热度高企,未来的 重要发展趋势包括:在芯片侧,3nm 工艺量产、2nm 工艺的研发突破,DDR5 标准内存进入量产和商用,DPU 开始大规模市场推广,RISC-V 架构处理器进 入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芯片堆叠及先进封装技术成为“新摩尔定律”推动 创新前沿;在操作系统侧,面向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快速发展,包括 Google 的 Fuchsia、华为鸿蒙;在数据库侧,云数据库、图数据库市场容量持续增 长,根据 Gartner 预计,在 2022 年 75%的数据库将托管在云端,未来产业将 持续聚焦云数据库、数据安全、内存数据库等迭代升级;在工业软件侧,EDA 工具开始使用 AI 设计芯片。从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情况来看:在芯片方面,经 历 2014-2020 年的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热潮后,国内芯片厂商百花齐放,企 业规模持续扩大,成熟度逐步提升,B 轮及以后的投融资比重大幅增长;在 操作系统方面,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引领国产化,产业生态持续繁荣;在数 据库方面,华为、阿里等巨头持续引领国产数据库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在 工业软件方面,初创型企业备受关注,工业软件整体发展处在快速上升期。

  云计算:聚焦多云管理、云原生,中国云服务市场快速成长。在投融资方面, 截止至 2022 年 6 月 27 日,全球范围内云计算相关投融资事件达 138 次,其 中,国内共有 87 次。从全球产业趋势来看:当前多云、混合云已逐步成为企 业新选择,根据 Gartner 数据显示,2020 年之后将有超过 90%的组织利用混 合云构建基础设施;云原生应用需求逐渐显现,金融等领域微服务架构应用 加速落地;云计算作为元宇宙产业的重要技术底座,具备极为广阔的应用场 景及市场空间。从科技巨头的动向来看:微软公司的 Azure 在 2022 年上半年面向中国市场推出 Azure Arc 混合云与多云管理解决方案;华为公司的分布 式云原生 UCS 首次组网成功,并于 5 月正式发布公测版本。

  行业新 IT 应用:医疗 IT 热度较高,金融 IT 及能源 IT 加速智能化、数字化 转型。随着新 IT 产业底层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发展,行业新应用需求旺盛。金 融科技厂商加速技术迭代,持续向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深化转型;疫情 背景下,智慧医疗产业异军突起,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等应用场景丰富; 能源 IT 聚焦双碳目标快速发展。从未来产业趋势来看,隐私计算、精准医疗、 数字孪生等正成为行业应用重要的创新点。

  L2 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2 年 1-4 月国内市场新车(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上 险量为 142.76 万辆,同比增长 59.70%;前装搭载率为 24.90%;智能驾驶汽车占 比维持增长态势。2022 年成为国产 ADAS 供应商规模化前装量产的关键年份,对 于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来说,L2 级辅助驾驶市场红利已经到来。

  智能驾驶成为热词,权责认定、行业立法在未来有望落地。在 2022 年全国 期间,多位代表建言献策,与智能驾驶相关的内容提案成为焦点之一。百度 CEO 李彦宏建议加快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 360 创始人周鸿祎建议为智能网联汽车建立“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防范智 能汽车被非法控制。2022 年 4 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 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相比此前“主驾驶位上配备安 全员”,本次在政策上首次放开“主驾无人”,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有里 程碑式的意义。2022 年 6 月,全国首个对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 议题进行详细划分的官方管理文件《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获表 决通过。

  AI 改造传统座舱,体验及应用将大幅优化。近年汽车座舱的功能、交互方式、操 作方便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来说,较传统座舱,智能座舱在硬件方面将传统 机械式仪表升级为数字液晶仪表,为驾驶信息提供极富科技感的画面展示。增加 了流媒体后视镜、HUD 及后排显示屏,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导航信息、环境信息 以及娱乐信息。同时,将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控制、手势识别、虹膜识别 等 AI 技术融入其中。

  智能座舱渗透率约 5 成,HUD、DMS 等渗透率仍较低。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10 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 50.6%。据盖世汽车数据,分功能看, 2021 年 1-10 月,中控的渗透率接近 90%,语音交互、车联网的渗透率分别为 68.80%、 57.30%,但仍有部分功能的渗透率较低,如 HUD、DMS 等。

  预计 2025 年我国智能座舱产业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根据 ICVTank 数据,2022 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 461 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 汽车市场,2019 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 441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1030 亿元。 智能座舱 OS:我们列举了国内主机厂常用的几种座舱 OS 系统,包括底层的 Android 定制、QNX、鸿蒙 OS、AliOS、以及定制化的擎 OS 等。以鸿蒙 OS 为例, 鸿蒙 OS 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OS,是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 OS,可以 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华为通过纯软件合作、整车合作以及定制的模式可提 升其生态竞争力,提高车载 OS 市场渗透率。目前,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包括北汽、长安、广汽等,其中北汽极狐汽车已搭载鸿蒙 OS 系统,其自动驾驶可满足高速公 路及城区高阶的自动驾驶场景。

  智能座舱芯片:高通座舱芯片目前处于第一梯队,全球客户广泛。目前高通已经 推出了四代智能座舱平台:①第一代 2014 年推出,搭载 602A 芯片;②第二代 2016 年推出,搭载 820A 芯片;③第三代 2019 年推出,产品系列包括面向入门级的 Performance 系列、面向中端的 Premiere 系列、面向超级计算平台的 Paramount 系列,搭载骁龙 8155 芯片;④于 2021 年 1 月正式发布,预计于 2022 年开始量产,该产品在上一代基础上增强了图形图像、多媒体、计算机视觉和 AI 等功 能,采用第 6 代高通 Kryo CPU、第 6 代高通 Adreno GPU、高通 Hexagon 处理器、 多核高通 AI 引擎、高通 SpectraISP。全球已有 25 家以上大型车企使用高通座舱 芯片,包括:蔚来、小鹏、威马、理想、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中国车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自动驾驶:2022 年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关键时间点。目前对于高级别自 动驾驶的研发规划,欧美相对较早,中国启动较晚、发展迅速。根据佐思汽研数 据,目前主流主机厂均有清晰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规划。整体来看,L1 到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和功能已经日趋成熟,搭载 ADAS 功能和应用的很多车型开始 量产,L1/L2 级别 ADAS 功能的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自动驾驶芯片:2022-2025 年,将迎来“全球多家巨头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群雄 争霸。由于一般自动驾驶系统前装量产的开发周期大约为 2-3 年,因此计算平台 厂家需要提前 2-3 年提供芯片样片,同时也需要整个系统开发完成后,及时准备 规模化量产。因此,目前全球头部汽车芯片厂商陆续推出其大算力平台,以把握 高级别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带来的产业机遇。目前全球而言,在智能驾驶汽车芯 片领域拥有重要地位的独立芯片厂商主要有:英伟达、高通、Mobileye、瑞萨、 华为等。

  目前在 ADAS/AD 芯片领域,英伟达、Mobileye 处于第一梯队,高通亦有不错潜力。 汽车主机厂选择域的本质就是选芯片,对于主机厂和 Tier1 而言,选择合 适的主控芯片是域实现快速量产的关键。目前在 ADAS/AD 芯片领域,英伟 达以及 Mobileye 处于第一梯队,综合能力强、定点规模大;德州仪器、高通、华 为、地平线、黑芝麻等处于第二梯队,但成长速度快。英伟达的 Orin 芯片是技术 最成熟的自动驾驶域芯片,在 L2+以上的自动驾驶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占 据了 30%以上的市场份额;Mobileye 则主要支持 L2 级以下的自动驾驶。

  俄乌冲突、实体清单凸显信创重要性。2022 年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在芯片、操 作系统与数据库等领域被欧美“卡脖子”。此前,2018 年 8 月 1 日至 2022 年 2 月 11 日,美国共把 608 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到实体清单。解决“卡脖子” 问题,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是一个关乎安全的重要问题。近 年,政策对于基础软硬件产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2021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 会指出,2022 年重点工作第二位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 主可控能力,要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 批“卡脖子”问题。

  行业信创打开更大市场空间,多点落地进展符合预期。信创最早试点主要集中在 政府领域,进入 2022 年,随着信创产业深入发展,有望在行业领域迎来新的机会。 2022 年 5 月 26 日,深圳市颁布《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提 出将加大信创产品推广力度,提升信创产品应用比例,在新增办公系统、业务系 统中信创产品采购比例,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电信、交通等重点领域不低 于 20%;新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信创产品采购比例,党政机关、国资国企不低 于 40%。未来,随着重点行业领域推进,以及技术从“可用”向“好用”迭代, 信创将继续向更多行业领域延展。

  打开更大市场空间,行业增速整体维持较高水平。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 年中国 信创产业规模达 13758.8 亿元,同比增长19.69%;2022年预计达到 16689.4 亿元, 同比增长 21.30%;预计 2018-2025 年 CAGR 为 19.26%。未来几年行业信创的市场 空间将会进一步释放,产品、生态、技术将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

  ARM 架构继续抢占 X86 市场,苹果从 X86 转战 ARM。ARM 基于 RISC(精简指令集) 架构,X86 基于 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ARM 与 X86 各有优缺点,ARM 结构精简, 功耗较小;X86 指令较长,结构复杂。从全球范围内来看,ARM 架构正在从手机、 平板终端市场,向 X86 架构为主 PC、服务器、云计算、数据中心市场渗透。2022 年 6 月 7 日,苹果在 2022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基于 ARM 指令集 5nm 制程 M2 芯 片,以及基于 M2 芯片笔记本电脑,再次推出基于高性能计算设备产品。从 2020 年 宣布不再使用英特尔芯片后,苹果始终坚持自研 ARM 芯片,计划将苹果产业链全 部产品从 X86 架构迁移到 ARM 架构。据 Mercury Research 统计,2021Q4 全球基 于 ARM 处理器 PC 在总出货量中占比为 9.5%,同比增长 6.1%,创下历史新高。

  RISC-V 或将实现芯片底层架构突破。RISC-V 架构凭借开源、灵活、精简、模块化 等特性,正成为全球第三大主流架构。RISC-V 架构可按照需求扩增模块,是 IoT 时代主流代表性架构。2022 年 2 月 7 日,全球开放硬件标准组织 RISC-V International 宣布英特尔正式加入并成为 Premier 级别会员,这是英特尔在开 放式协作和支持 RISC-V 架构方面战略性投入。此外,RISC-V 架构免费开源特性 也为其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提供前提条件,为我国打破海外芯片架构垄断提供机 遇。国内方面,六大国产 CPU 厂商加速发展自研技术,剑指底层技术。目前国内 主流芯片厂商有龙芯、飞腾、鲲鹏、海光、申威、兆芯。其中,龙芯采用自研指 令集 LoongArch,兼容 MIPS 生态,在国产嵌入式和桌面芯片方面表现优异;飞腾 和鲲鹏已经获得 ARMV8 永久性授权,在国产服务器芯片市场相对强势;海光获 X86 内核层级 Zen1 架构授权,具备 x86 生态优势,主要面向服务器与工作站市场;兆 芯获得威盛大部分 X86 芯片技术和 IP 产权,覆盖了嵌入式、桌面及服务器市场; 申威买断 Alpha 构架授权和全部资料,在国产超算市场表现突出。

  财务方面,2019-2021 年,芯片厂商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海 光信息营业收入从 3.79 亿元增长至 23.10 亿元,实现 5.09 倍增长,2021 年净利 润由亏扭盈,实现净利润 3.27 亿元;龙芯中科营业收入由 4.86 亿元增长至 12.01 亿元,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37 亿元,同比增长 22.80%;飞腾信息(中国长 城)营业收入由 2.07 亿元增长至 22.18 亿元,实现 9.71 倍增长,归母净利润从 0.04 亿元增长至 6.53 亿元,实现 163 倍增长,实现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软件为魂,操作系统快速进化。2019 年至 2021 年,操作系统为主要矛盾,在国 产通用处理器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之时,国产操作系统领军企业开始显现, 操作系统与硬件结合兼容性问题得到改善;2022 年以后,信创主要矛盾将转移至 生态层面,应用生态将成为主要矛盾,应用场景拓展,大量应用软件迁移。

  红帽 CentOS 停服,OpenEuler 社区成立,华为先行创立国内服务器操作系统开源 社区。2021 年 12 月 31 日,开源操作系统 CentOS 8 Linux 正式停止使用且不再 受社区支持,取而代之是滚动版本 CentOS Stream,而 CentOS 7 也将于 2024 年结束其最后一个维护周期。CentOS 停服之后给中国开源操作系统社区发展带来 一定机遇,华为先行创立国内服务器 OpenEuler 操作系统开源社区,2021 年 openEuler 系产品整体装机量超过 102 万套,其中物理机装机量达到 52.7 万套, 商业发行版装机量达到 34.5 万套,在政府行业市场装机量市场占有率第一,达到 35.2%,商业版装机量中市场占有率达 54.8%。

  基于 10 年技术积累,腾讯等成立 OpenCloudOS 开源社区。2021 年 12 月 22 日, 开源操作系统社区 OpenCloudOS 正式成立,继承了腾讯在操作系统和内核层面超 过 10 年的技术积累,在云原生、稳定性、性能、硬件支持等方面均有坚实支撑, 可以平等全面地支持所有硬件平台。2022 年 1 月 26 日,开源操作系统社区 OpenCloudOS 宣布发布首个正式版本:OpenCloudOS 8.5,该系统是基于 Linux 内 核自主研发设计,其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和性能等核心能力均已得到长时间 验证。用户可将 OpenCloudOS 8.5 直接部署应用到生产系统,降低用户的系统运 营成本,其基础库和用户态组件完全与 CentOS 8 兼容,并通过内核层面的优化 和增强,能够提供给用户相比于 CentOS 8 更优解决方案。

  麒麟软件,快速成长的政企操作系统龙头。麒麟软件从事操作系统研发工作近 20 年,背靠中国电子集团,是国内政企操作系统龙头企业。根据麒麟软件官网,麒 麟操作系统现在已经配适软硬件产品共计 428268 件,主要运用于政务、金融和医 疗领域。当前版本银河 V10 操作系统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源构建 支持飞腾、鲲鹏、龙芯、申威、海光、兆芯等国产 CPU,并且针对不同自主 CPU 平台深入优化,提供虚拟化及云原生支持,具有高可用性和可管理性,内生本质 安全。2019 年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合并,当年营业收入为 3.47 亿元,2021 年达 11.34 亿元,同比增长 84.6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75 亿元,同比增长 66.67%。

  数据库乃兵家必争之地,关系型数据库仍占主导。根据墨天轮 2022 年 6 月 7 日数 据:在国内 231 个数据库产品中,SQL 关系型数据库为 151 个,占比 65%最大,此 外,时序数据库和图数据库成为增长趋势最快两种类型。在 151 个关系型数据库 中,OLTP 数据库 106 个,占比 70%,HTAP 和 OLAP 分别有 23 个和 22 个,共占比 30%。国产数据库中开源数量较少,有 42 个,占比 18%。

  华为高斯数据库(GaussDB),构筑硬件+软件+生态布局。GaussDB 定位于 AI-Native 数据库,将 AI 技术引入 GaussDB 内核,实现自运营自管理。Gauss 数据库是一系 列产品统称;2007 年,华为开始着手研发 GMDB,2012 年开始大规模商用,主要 应用于电信计费领域;2017 年,华为与招商银行联合开发 GaussDB;2018 年,Gauss OLTP 数据库在招商银行综合支付交易系统上线。目前,GaussDB 主要用户主要集 中在金融领域,此外,还用于运营商、政府、能源、医疗、制造、交通等多个行 业。

  政策不断释放,打开国内广阔空间。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知识、流程程序化封 装与复用,软件中技术、知识以工业内容为主,并可直接为工业过程和产品增值。 工业软件是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重要手段,已经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 领域核心环节,目前我国在某些关键产业和领域过度依赖国外工业软件,在贸易 战中工业软件已成为“卡脖子”重要领域。近年来,相关扶持性政策密集出台, 如 2021 年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中 重点提到,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 企业软件化水平。

  中低端市场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核心细分领域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 工业软件按制造业生产周期维度可分为四大类:研发设计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 经营管理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根据中国产业数据,截至 2019 年,国 内约 95%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国产可用的研发设计类产品主要应用于 复杂程度较低领域;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占据约 50%国内市场,在部分领域已经 具备一定实力;国产经营管理软件占有国内约 70%市场份额,但高端市场领域仍 以 SAP、Oracle 为主;约 70%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随着制造业景气回 升,叠加国产化进程,工业软件有望进入更快速发展通道。(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十四五规划、网络安全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密集出台驱动行业新需求。随着国内 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持续完善优化,网络安全市场规范性提升,中国网络安全市场 已经由传统合规驱动型市场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市场,2022 年,国际外围环境等不 稳定因素对于各国经济的影响或将进一步加深,对网络安全来说既是挑战也 是机遇,我国的相关投入将持续加大。

  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全 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从 2017 年 1015.4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 1256.5 亿美元,预 计在 2022 年底将增长至 1472.2亿美元。2021 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预计规模 649.7 亿元,同比增速 22.1%,继续维持高景气,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行业以近乎全球市 场两倍增速蓬勃发展。

  从业态来看,云安全、数据安全等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 程持续提速,我国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作为新阶段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技术、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安全市场也随之更新迭代,在国内网络空间建设 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云技术普及应用,云安全服务快速发展,基于自动化、远程化、智能化威胁 监测、攻击防御等新兴服务模式也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带动网络安全市场服务 化转型。据 CCW Research 统计,2021 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为 117.7 亿元,同比 增长 46.4%;预计到 2022 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 173.3 亿元左右,同比 增长 47.2%。据 Cybersecurity Research 的统计,目前国内部署最多云安全产品 分别为数据加密(62%)、网络加密(51%)以及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51%)。

  数据安全可分为基础安全技术层、数据安全技术层和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层。数据 安全产业发展态势强劲,2018 年至 2020 年我国数据安全产业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 29.6%,32.7%,33.2%。目前数据安全在政府、金融、 电信等基础民生领域的应用较深入,业务占比近 50%,伴随数据安全技术持续突 破,2023 年中国数据安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97.5 亿元。 企业数据安全战略已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 和移动终端等应用场景的普及,被动防御策略已无法适应当前数据安全防护需求, “大数据+AI”赋能态势感知防护策略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用。

  行业高度分散,产业集中化趋势显著。目前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较为分散,不同细 分市场领域均有其相应的优势专业厂商,没有一个企业能掌握网络安全领域所有 技术。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具有技术、品牌、人才和资金优势的厂商将成 为潜在的行业整合者,产业趋于进一步集中。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龙头公司包括深 信服、天融信、迪普科技、奇安信、安恒信息、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等。 营业收入方面,龙头维持高速增长。2021 年,网络安全七家头部企业共实现营业 收入 226.95 亿元,平均增长率为 24.61%;营业收入中位数为 33.52 亿元。其中, 2021 年奇安信实现营业收入 58.09 亿元,同比增长 39.61%;深信服网络安全业务 营业收入 36.89 亿元,同比增长 10.15%;安恒信息营业收入 18.20 亿元,同比增 长 37.57%。

  毛利率方面,整体处于高水平。根据已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19-2021 年七家 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平均毛利率为 66.15%。

  云计算是典型的长坡厚雪的赛道,全球云巨头云业务保持高增速,其中 AWS、Azure、 谷歌云 2022 年 Q1 增速分别为 37%/46%/43.8%,阿里云 2021 财年增速为 21%,百 度智能云 2022Q1 增速 45%。云计算作为 IT 架构长期的变迁趋势之一,孕育着巨 大的成长机会。

  疫情冲击下,线上订阅模式优势凸显。今年以来,疫情有所反复,线上订阅的商 业模式优势凸显。产品 SaaS 化,一方面通过获取用户数据,持续为用户提供最新 灵活的产品功能持续增强产品粘性;另一方面,高粘性产品按年或一定周期线上 直接续费,优化减少了项目招投标等环节,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小,在用户有持 续需求的背景下,用户一般均会选择续费,SaaS 的商业模式具有稳定性优势。 预计 2022 年中国 SaaS 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达到 32.64%。国内各领域 SaaS 渗透率 不高,各类软件均在朝 SaaS 化转型,根据信通院统计,2021 年中国 SaaS 市场规 模为 322.6 亿元,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达到 427.9 亿元,相较于 2021 年,预计 同比增长 32.64%,行业保持高增长。

  SaaS 产品具备高标准化特点,规模效应明显。SaaS 化的软件产品,具备高标准化 的特点,并可以实现远程更新维护,一键部署,因此具备明显的规模效应,在收 入体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盈利水平具备爆发性。以美国比较典型的 SaaS 公司 Zoom 为例,作为在线会议软件龙头,受益疫情推升线上会议需求爆发,其在 2019-2021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88.39%、325.81%、54.63%,对应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33.66%、 2556.85%、104.61%,利润增长显著高于收入增长水平。

  企业级市场是国内 SaaS 发力的重点。国内企业级市场具备变现空间大,SaaS 渗 透率低等特点,当前传统企业级软件厂商持续推进软件 SaaS 化转型,同时我们看 到以金山办公为代表的工具软件厂商也在大力挖掘 B 端市场。 国内在朝 SaaS 化转型的,有代表性的企业级软件厂商包括用友网络、金蝶国际、 广联达等。用友网络作为国内 ERP 龙头,持续推进产品云化,2021 年云收入达到 53.21 亿,占云与软件的总收入比例为 61.6%。广联达当前造价软件转型已经覆盖 全国,2021 年造价云收入占造价收入比例 67.15%。

  国内公有云市场保持高增。根据 IDC 统计,2021 年全年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27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44%。并且 IDC 预测,未来 5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 以复合增长率 30.9%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57.6 亿 美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 2021 年的 6.7%提升为 9.9%。

  公有云头部集中,Capex 支出拐点向上。根据 IDC 最新统计,2021 年 H2 阿里云、 华为云、腾讯云排名国内前三,市占率分比为 37.8%、11.4%、10.9%,前三名总 计市占率达到 60.1%。国内 IaaS 领域市场格局保持稳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同 时,根据阿里最新披露的财报,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从 2021 年 Q2 开始,已经开 始呈现拐点向上的趋势,2021 年 Q1-2022 年 Q1,Capex 同比增速分别为-14.19%、 0.47%、17.64%、134.08%、54.65%。

  服务器及 IDC 需求景气向上。受益国内公有云的持续较快增长,服务器及 IDC 行 业需求呈现拐点向上的趋势。国内以浪潮信息单季度营收及增速为例,截止 2021 年 H1,浪潮信息占据国内服务器市场 30.5%份额,其自 2021 年 Q1 至 2022 年 Q1, 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83%、-11.34%、16.26%、18.62%、48.11%。整体营 收增速自 2021Q3 开始迎来明显的景气向上周期。

  “东数西算”工程共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内蒙古等八地建立算力 枢纽,确立差异性定位完成全国范围计算资源规划,在算力枢纽基础上建立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单个集群内进行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能够有效降 低数据绕转延时与传输费用。工程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整体算力规模和效 率,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发改委在 2022 年 4 月的答记者问发布会上表态,2022 年以来,全国 10 个国家数 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 25 个,数据中心规模达到 54 万台标准机架,算力超 过每秒 1350 亿亿次浮点运算,约为 2700 万台个人计算机的算力,带动各方面投 资超过 1900 亿元。

  新 IT 产业正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 IT 新技术及新产品不断赋能千行百业, 提升实体经济运营效率。与此同时,自 2021 年底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数字经 济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新 IT 需求的发展,2022 年 6 月 23 日,国务院再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议关注金融(证 券、银行及保险)、医疗、能源领域的 IT 产业新机遇。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带来证券、基金等行业 IT 建设新增量。资本市场政策 革新为下游券商、基金机构带来明确的业务增量,同时有效带动下游 IT 支出需求。 2021 年北交所正式成立,2022 年中央工作会议将全面注册制提上日程,创新新三 板市场股债结合型产品,5 月 13 日科创板正式引入做市商机,一系列资本市场创 新措施持续提振证券 IT 景气度。

  金融信创推动 IT 架构革新,国内证券 IT 龙头深度受益。目前券商信创系统改造 可分为前台交易客户端、后台核心业务系统。前端业务系统主要厂商包括财富趋 势、同花顺等,目前正针对行业信创,财富趋势对相关产品的开发、测试、集成 和测评环境进行国产化适配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重构,以及云系统选型和相 应的移植和适配。后台系统主要包括券商数据库、集中交易系统与结算系统等。 2021 年 12 月,东吴证券与顶点软件联手打造的新一代交易系统 A5 全栈信创交易 节点成功上线,打破了对国外商业数据库及硬件平台的依赖,实现自主可控,起 到了标杆示范作用,给行业信创带来极大的信心;同月,国内首个全栈信创数据 库一体机成功上线山西证券,QDM 集成沃趣与达梦多项自主原创技术,真正实现 数据库的“开箱即用”,实现全栈式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重要领域国密改造规划收官之年,软硬件改造持续推进落地。由于密码在证券系 统中的核心地位,政策持续推进相关商用密码技术的准入要求与商用密码改造升 级的工作规划。2022 年是《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工作规划 (2018-2022 年)》规划的最后一年,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已在部分产品、渠道、 平台(如网银数字证书、验签服务器等)当中使用国产密码算法。

  软件密码算法改造:逐步在各场景落地。2019 年,金证股份宣布已经完成所 有系统产品的国密算法改造,主要针对各系统加密算法需求,更换成相对应 的国产 SM2、SM3、SM4 算法,并支持纯软及软硬结合两种方案。2022 年 3 月 30 日,洪山区政务云平台完成区协同办公 OA 系统的密码应用改造工作,其 余密码应用改造正在顺利推进。区政务云平台密码应用改造采用集约化建设, 对云平台密码资源池和云上系统服务中台都进行了密码应用改造,全面使用 国密算法。2022 年 5 月 18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公开招标自然资源政务 服务系统国产密码升级改造。

  硬件改造:适配硬件开发工作持续推进。2021 年,财富趋势在数据安全技术 领域共组织五批(近七十家)证券公司参与商密方案评审工作,且全部通过机 构测评,促进了密码技术产业发展和规范应用,发挥了保障行业信息安全的重 要作用。并提出全栈信息技术创新,为证券公司提供基于国密、信创、IPV6 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市场效能,为行业 探索出一套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应用解决方案,基于商用密码、信创等技术服 务增强保障金融安全的应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金融 IT 政策密集落地,数字化转型指导加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 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出台多项政策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2022 年 1 月,中国人 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要求深化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夯实数字基础底座,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攻关,有力推进了金融基础设施国产化 进程。同时,2022 年 1 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 意见》,要求全面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和数据能力建 设,有效加快了银行 IT 的建设速度。 以银行为例,大中型国有银行信息科技支出持续增长。我们选取国有六大行、部 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为参考,据各家银行年报披露,2019-2021 年信息科技投 入 CAGR 的中位数为 24.02%;其中,2021 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信息 科技投入已超过 200 亿,以六大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为代表的信息科技 投入持续增长。

  金融信创逐步推进,国有金融机构先行。2019 年 2 月,中央提出“要加快金 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2022 年 1 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要求深化金融业数字 化转型,夯实数字基础底座,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攻关。银行信创建设涉及 ATM 机、关键业务系统、IT 基础设施、柜台等应用场景,标杆项目持续落地。目前, 银行机构陆续落地金融信创案例,基础软硬件方面,建设银行采用信创柜面终端, 上海银行采用升腾威讯终端;关键业务系统方面,邮政储蓄银行采用长亮科技的 国产核心技术平台;系统设备方面,工商银行采用广电运通旗下的存取款一体机 H68V 产品,中信银行采购广电运通的全国产化存取款一体机、立式单屏智慧柜台。

  2022 年以来央行持续发声,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央行等四 部门发布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数字人民币的标准研制提出了 新的要求,标准统一将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深化、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3 月 24 日,央行召开 2022 年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会议, 指出 2022 年要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各省市也纷纷 出台政策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在当地的布局试点和落地。与此同时,2022 北京冬奥 会、冬残奥会场景为数字人民币起到了很好的试点作用。

  医卫端政策持续出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速。2021 年 11 月,国家卫健 委发布《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以推动公立医 院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 立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2022 年 3 月,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积极推进 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2022 年 4 月,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国家限制类技术 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 年版)》,放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门槛。

  政策推动“互联网+医疗”加速建设,头部平台规模持续扩张。2022 年在疫情反 复的情况下,3 月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 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以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 医疗头部厂商系统建设、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京东健康为例,截至 2022 年 2 月,京东健康拥有自有和外部合作医生及医疗专家超过 13 万名,覆盖超过 12,000 家医院;2022 年 618 期间,京东健康医疗整合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推出“专家在 线”“秒问京医”“夜间急诊”三项在线问诊服务。

  头部厂商持续加码 SaaS 产品,底层云架构迭代升级。行业头部公司深化推广适 用于医疗线上线下一体化应用的 SaaS 化产品。2021 年,卫宁健康 WiNEX 相关产 品已在全国约 220 家医院落地,覆盖 25 个省份,助力天津市海河医院 WiNEX 系统 成功上线 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 WiNEX 相关产品可能会 实行市场推广常态化。同时,创业慧康继续聚焦“慧康云 2.0”战略,2021 年基 于最新云架构 4.0 发布了智慧养老云。2022 年,公司将继续推进“慧康云”的整 体云化转型发展战略,在云端构建完成一个完整的医卫应用服务和医卫健康服务 云平台;基于“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多态智联”架构,创业慧康将继续搭建硬件、 软件与数据资源的基础底层系统“创业智慧医疗基础 OS(BIOS)”,逐步实现软件 应用与服务的上云发布。

  新能源应用需求旺盛,推动能源 IT 加速建设。2020 年我国宣布了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愿景,力争在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净零碳排 放,新能源应用需求旺盛,推动能源行业 IT 建设加速开展。能源 IT 是指将新兴 信息技术赋能能源行业,通过优化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 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能源企业智能化、数据化、信息 化运营管理,下游包括电力、煤炭、石油等领域 IT 相关系统建设。

  多项能源政策密集出台,“十四五”加速能源数字化转型。近期,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密集出台推动新能源发展的规划方案。5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 和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 7 方 面 21 项措施;6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等 9 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 源发展规划》;2 日,国家电网发布八项措施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同时,省级政策 也在加紧落实。近两月来,已有 11 个省、直辖市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重点针对清洁能源装机规划及项目建设做出目标指引。

  两大电网集团“十四五”计划投入近 3 万亿元推进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期间,国 家电网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约合 2.23 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电网 建设将规划投资约 6700 亿元,较“十三五”增加 33%,进一步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步 伐;总的来看,两大电网集团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 2.9 万亿元。如果算上两大电网之 外的部分地区电网公司,“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 3 万亿元。

  电力数字化服务、能源数字化齐驱,能源 IT 整体空间广阔。根据亿欧智库统计统计, 受益于数字化技术推广及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20 年中国能源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 达到 2213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中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约 37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8%。其中,电力数字化服务市场占比约为 82%,涉及智 能电网、自动化控制、巡检运维、灵活性服务、能源管理系统等;能源电力数字化升 级约占 18%,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改造。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IT 一片蓝海。根据德勤管理咨询,预 计至 2050 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降至 40%,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超 50%,其中,风电、 光伏凭借项目建设周期短、设备组件价格下行等优势,有望成为占比最大的两种能源。 按照“双碳”目标,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预计到 206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重将达到 83%,新能源(风电及太阳能)发电量占比由目前的 8%提高到 60%以上。由 于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平衡调节和灵活运行 带来重大挑战,随着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广泛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 特性、安全控制和生产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新能源 IT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