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TOP50:过半城市人均碳排放量优于全国平均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9-24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TOP50:过半城市人均碳排放量优于全国平均

  研究发现,《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上榜城市中,31个上榜城市的人均碳排放量超过5吨。其中,呼和浩特、长春、温州、台州、重庆、临沂、东营、深圳这8座城市人均碳排放量均处于5~7吨。

  有17个城市的人均碳排放量超过了7吨(含7吨)。这17个城市分别是天津(16.2吨)、兰州(15.9吨)、无锡(14.8吨)、银川(14.7吨)、西宁(13.3吨)、惠州(13.2吨)、湖州(11.6吨)、南京(11.3吨)、贵阳(10.4吨)、芜湖(10.3吨)、广州(9.2吨)、青岛(8.7吨)、宁波(8.6吨)、北京(8.6吨)、乌鲁木齐(7.4吨)、合肥(7.3吨)、南昌(7.0吨)。

  根据BP世界能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94亿吨,全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吨,过半城市人均碳排放量均优于全国平均。

  而南宁(1.2吨)、丽水市(1.7吨)、拉萨(1.7吨)、成都(1.8吨)的人均碳排放量均小于2吨,不足能源消费量最大城市天津的八分之一。

  相对来看,北方城市和工业密集型城市人均碳排放量较高。当前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依然处于高位平台期,去产能工作进展迅速,但钢铁、水泥等行业产量仍在增长。

  尽管能源消耗总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随着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中国各城市的能源结构必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绿色发展也将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中国已提出“30·60双碳目标”,如何将碳中和目标与清洁空气协同需统筹考虑。“十四五”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如今,不少城市开始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南通市提出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全市上下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系,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志在建成绿色发展的低碳花园城市。

  2021年8月,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厦门发布有关低碳工业园区、社区、景区等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的文件。《技术规范》的发布,填补了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低碳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的空白,并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均具有先行性、引领性和可复制性,将为各地低碳示范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及相关标准体系创建发挥重要作用。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显示,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大于0.4吨的有5个城市,分别为东莞(0.47吨)、海口(0.45吨)、珠海(0.44吨)深圳(0.41)和拉萨(0.41吨)。

  而临沂(0.09吨)、嘉兴(0.08吨)、金华(0.08吨)、丽水(0.08吨)、资阳(0.06吨)5个城市的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不足0.1吨。

  研究发现,上榜城市中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超过0.3吨的城市数量仅15个,占比为24.59%。整体来看,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普遍较低。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攀升,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也不断成为制约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不断扩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数量。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共计1287座,较2019年增加了104座,同比增长8.8%。

  即便如此,与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排放量相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仍明显不足,大部分建制镇的生活垃圾难以实现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

  而且一直以来,中国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陆续有不少城市(如上海等)进行强制垃圾分类,在前端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为防止“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减量包装,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从源头开始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并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提高生活垃圾回收综合利用率。

  在61个上榜城市中,嘉兴、台州、东营3个城市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数据缺失,其余58个城市中日照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最低,为51.7分贝,堪称最安静的城市;而哈尔滨、佛山和青岛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超过58分贝,分别为58分贝、58.3分贝和58.7分贝。

  此外,环境噪声声效等级位于55~58分贝的城市为25个,占比为40.98%,包括乌鲁木齐、济南、贵阳、长春、宁波、郑州、广州、沈阳、西安、厦门、武汉、南通、深圳、杭州、无锡、镇江、福州、拉萨、珠海、东莞、海口和合肥等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在四个超一线城市中,北京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为53.6分贝。近年来,为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各地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并取得积极成效。

  2020年,成都市印发《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2022年)》,聚焦“有效缓解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厘清各部责任,明确2020-2022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重点,着力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噪声源头管控力度,提出了各类噪声污染防治、提升噪声监管能力和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等具体措施。

  长沙市印发《长沙市2020年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促进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规范声环境准入、完善噪声敏感区管理政策措施、积极解决噪声扰民、加强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噪声监测网络、开展示范创建、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等11个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年度重点项目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责任。

  深圳市利用生态环境智慧监控平台、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逐步推进以现场执法为主向,以非现场执法为主转变,推广“远程喊停”新管控模式,以“线上监控+线下执法”的方式,协调联动,对“屡喊不停”的工地实施精准执法,提升执法效能。

  鼓励施工单位通过釆用先进设备和降噪材料、合理安排工序等措施创建噪声污染防治示范工地,对符合相关要求的给予生态环境专项资金补助,切实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在《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中,呼和浩特拥有公厕数量达7.3座/万人,位列首位;而南宁、金华、临沂、合肥和惠州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最少,均为0.3座,排在榜单末尾。

  上榜城市中,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大于2座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呼和浩特、拉萨、厦门、无锡、北京、哈尔滨、西安、长春、上海、常州、昆明、深圳。

  综合来看,城市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普遍较少。按住建部的规定,在城市繁华地段,每隔300米至500米必须有一座公厕;在其他位置,也要保证每隔750米至1000米有一座公厕。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建有公共厕所16.52万座,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不足2座。总体上看,各城市公厕建设的总量明显增加,但很多城市的公厕数量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配备标准。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城市在进行老城改造、道路翻修时,拆掉公厕却没有及时重建,导致公厕数量不断减少。

  未来在城市建设中,体现着城市管理者为民便民的服务理念的公厕设施,也要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不光要增加公厕数量,还要合理布局,更要提升公厕人性化建设和品质,以及在公厕环保化、节约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提升。

  民之所系,行之所往。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美好家园。绿色低碳城市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中。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等联合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积极推广绿色居住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全面促进绿色用品消费,有序引导文化和旅游领域绿色消费,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公共机构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

  此外,推动城市化进程,发挥城市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助于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同时要进一步减少金融资本向传统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力度,加大绿色金融对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从而倒逼城市发展和经济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兴则文明兴。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创宜居幸福的美丽城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