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见识见识国外的智能养老系统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31

让你见识见识国外的智能养老系统

  当下,传统的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养老不仅仅是延年益寿,更要让老年人生活得有尊严。”卡道尔表示,很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难以独自如厕,但如厕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即便是自己的子女帮助老人如厕,老多也会感到很难为情,所以很多老人便会尽量减少如厕,长时间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健康。“护理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一尴尬难题,让老人更轻松自在。”

  为了提高智慧养老水平,欧盟近年来积极致力于研发老年人全职护理机器人。截至目前,所开发的机器人已具备以下主要功能: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进行简单的医护操作,如测量血压和体温;提供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如端水送饭、传递用品和开关电视等;参与老年人“偏爱”的互动游戏;通过视频保持同医护人员与救援机构的互动等。有分析认为,这种机器人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午餐时间,在美国纽约永康日间护理中心,老人们排队到一台触屏电脑前点餐。屏幕上显示的菜肴荤素搭配,种类五花八门,营养丰富。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选择自己爱吃的菜品时,电脑程序已经把老人可选择的菜品限定在糖尿病人可食用的无糖、清淡、少油等范围内。屏幕上还清楚地显示出剩余空座和相应桌号,以及已经选择在此桌就餐的老人姓名。

  当然,这种快捷周到的服务是政府用庞大税收进行支撑的。在对每个老人的收入状况评估后,政府将月收入825美元以下的老人定为低收入老人,向他们发放“白卡”。老人可以用这张卡免费选择相应保险公司,以极低的费用甚至免费享受养老服务或医疗服务。换句话说,享受上述服务的都是低收入老人。

  环境辅助生活(AAL)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感应传输装置,将家里的各类仪器智能化,共同连通在一个具有扩展性的智能技术平台上,构建一个即时反应环境,对居家者的状态和环境对象进行分析,立即做出判断与反应。一旦该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显示,居家者出现摔倒、昏迷甚至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便会发出呼救,第一时间联络预设的紧急联系人,例如居家者亲属、急救中心或提供上门服务的护理公司。

  这一看似“玄幻”的系统离人们并不遥远。在德国柏林马灿区的一栋办公楼内,记者参观了一处覆盖了“环境辅助生活”系统的样板房。140平方米的房间内,处处有“机关”。从卧室去往浴室、洗手间沿路的墙角边,嵌有一串长条状的“夜视灯”,以避免半夜突然亮灯让老年人晃眼。卧室墙顶装有“工”字形滑槽,吊有自动起降杆,能够让下半身瘫痪的老人,通过双手独立将自己“吊”在起降杆上,从床上“吊”到轮椅上,或到达房间的任意一处。浴室、洗手间内,也都设有老人可以支撑、拉扶或坐卧的辅助设施,随处可见求助、报警按钮。

  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护理专业课题,未来的养老模式将从集中的养老院转变为分散的上门服务,护理人员要学会与AAL系统协作,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AAL各类辅助设备,体力就不再是问题。”

  AAL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07年,欧盟14个成员国成立AAL研究计划。2008年,德国联邦教研部投入4500万欧元,支持了18个与AAL系统研发相关的项目。同年起,德国联邦教研部与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每年合办AAL大会,推进AAL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在欧洲市场或更大范围中执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