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改革中系统解决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0-07-09

妻子问我:“今年我生日,你给我买了什么礼物?”我笑着往对面一指:“看到那边那辆粉红色的奔驰了么?”“看到了!”她开心地回答。“我给你买了同样颜色的牙刷。”哈哈! 领媳妇去买水果,看到香瓜座敷童子御魂

在深化改革中系统解决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座敷童子御魂

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应采取大力度改革举措,解决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就业难的矛盾问题。

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再出发DRC专家系列解读(14)李建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从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看,工业化中后期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从2013年开始减少,劳动力供给规模从2017年开始下降,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提高到1倍以上,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不断加重,形成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群体就业难的矛盾现象。特别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亟须按照《意见》提出的“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总体要求,应采取大力度改革举措,解决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就业难的矛盾问题。

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是难以逆转的长期趋势

我国15岁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从1980年的58621万人扩大到2013年的100557万人之后趋于下降,到2019年降为98983万人。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从1980年的5031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78495万人,此后也进入下降状态,2019年已降为78084万人。从劳动力供求情况看,反映70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从2001年一季度的0.65倍提高到2010年一季度的1.04倍,此后持续提高,到2019年四季度提高到1.27倍,即有27%的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已从2010年之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转变为劳动力供给不足,且总量供给不足的态势日趋严重。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持续下降是既定趋势。在假定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其内在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利用人口迭代模型进行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9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将延续不断减少趋势,预计将从2019年的77839万人(模拟预测值)下降到2025年的73905万人、2035年的66620万人和2050年的51328万人。

需要高度重视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

劳动力供给规模的长期持续下降趋势,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首要影响是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不断下降。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技术进步保持其内在发展趋势情况下,2018年以后我国GDP、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将呈持续下降态势,将分别从2019年的6.23%、5.49%和6.26%下降到2025年的5.43%、4.8%和5.46%,2035年分别降为3.86%、4.09%和3.85%,2035年以后增速加快下降,到2050年将下降到0.19%、2.32%和0.1%。

劳动力规模下降还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产生长期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正是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优势,形成了高度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并通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劳动生产率、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形成了日益显著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凭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随着劳动力供给规模的下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也趋于下降,对未来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产生重要不利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将从2018年的7.5103下降到2025年的7.2489、2035年的6.0229和2050年的3.6901。

劳动力供给规模的长期下降趋势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其他挑战,譬如老年抚养比的大幅度上升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从2018年的12.4%(实际值11.9%)提高到2025年的16.27%、2035年的25.8%和2050年的37.32%。15岁到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从2018年的70.46%(实际值71.2%)下降到2025年的67.99%、2035年的64.09%和2050年的56%。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15-64岁人口)将从2018年的17.5%提高到2025年的23.7%、2035年的42.4%和2050年的78.5%。从整个社会看,养老是一个代际平衡问题,即处于工作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创造财富并负担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老年抚养比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养老负担加重。

大学生就业难凸显教育模式改革迫切性

结构性失业是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即使在劳动力供给总量日渐不足的情况下,结构性失业现象仍然会长期存在。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员大约在1100万到1300万之间,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就业人员的主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每年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不同地区、各行各业普遍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与此同时,每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都会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特殊现象。导致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前我国教育培训机制与市场需求仍存在脱节,特别是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874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受到的冲击很大,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各地扩大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公务员招聘规模等措施可以缓解部分就业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供求结构不匹配问题。

综合施策解决劳动力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就业难问题

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增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按照《意见》提出的“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系列改革要求和部署,及时调整就业政策,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可使用劳动力供给规模、转变农业生产模式以增加乡村可转移劳动力资源,更需要改革教育与培训制度,提升劳动力素质,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

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劳动力供给规模持续下降情况下,未来经济潜在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技术进步是经济结构升级的基础,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需求规模、应对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根本途径。我国已进入依靠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的时期,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科技力量布局和框架体系,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好科研政策与科研体系的体制机制优势,鼓励企事业单位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

二是应尽快调整生育政策,遏制生育率下降趋势。生育率下降是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规模下降的重要因素。改善未来人口结构、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多方面挑战,首要措施应是提高生育率,至少应遏制生育率快速下降趋势。当前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已不足以遏制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趋势,应在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政策的同时,借鉴高收入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生育补贴、税收优惠、延长产假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将生育政策从限制生育转向鼓励生育。

三是改革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就业政策从保就业向鼓励就业转换。稳增长是保就业的基本前提,2019年以后经济只要保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即可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且随着劳动力供给规模的下降,保就业的压力会逐步缓解,就业政策应从保就业向解决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就业难和应对劳动力供给不足转换。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教育培训制度改革是关键,应通过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取向改革,适度控制普通高等教育及综合型大学规模,重点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加大普通专科、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力度,切实解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增强劳动力就业调整能力。其次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取缔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行业限制、区域限制、户籍限制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劳动力资源在产业、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

四是及早实施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提高高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是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不仅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能够增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为增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可操作性,便于广大劳动者接受延长劳动力退休年龄的政策措施,需要做好延迟退休年龄的弹性政策与制度安排,建议尽快实施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并将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挂钩,提高延长退休年龄职工退休后的待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座敷童子御魂 在创业板注册制发行的首批新股即将上市之际,中国证监会起草了《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3月实施的新《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